近日,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公布了2023年度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共青团神池县委“创新体制机制抓电商推动强农惠农促振兴”案例成功入选,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交通运输部近期发布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抛扔快件、踩踏快件等情形……情节严重的,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2月23日凌晨发生在江苏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小区的火灾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
沈海涛图提升就业困难青年帮扶的精准性有效性,保障有就业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应就业尽就业……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团省委近日印发《促进青年就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培育壮大“天镇保姆”“吕梁山护工”等家政服务品牌,发挥电商在带动青年就业方面的促进作用,鼓励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入职养老护理员。
近日,省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促进青年就业行动方案》,要支持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更多青年就业培训需求,将有力提升我省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广大青年通过劳动奋斗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更是重中之重。春节前夕,在2024年山西省“春风行动”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示范招聘活动现场,就专门设有政策咨询区,现场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创业服务、人事代理、社保卡使用等各项咨询服务,帮助求职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让青年就业创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聚焦急难愁盼,优化政务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把解决企业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和“第一要务”,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和企业的所思所想所盼,聚焦痛点、难点,对症下药,出实招,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让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为人民群众添便利。
针对之前投资者诟病较多的一些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沪深交易所均表示要加强监测分析,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对于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进行严格监管,减少对市场的影响。
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记者2月23日从省人社厅获悉,全省人社系统扎实推进春风行动,密集组织招聘对接,春风行动期间,全省部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00场以上,提供招聘岗位100万个(次),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农为天下之本,农昌则国盛”,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理应从“党建、人才、产业”三个方面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2月21日,从省司法厅获悉,“全省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印发,推出五项措施把村(居)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结合起来,提升“法律明白人”培养质效,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为全面依法治省夯实基层基础。(来源:山西新闻网)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建设法治乡村。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不可懈怠。以“吃”为话题说开去,农桑烹饪,市井百态,不一而足。
太原市举行“深入开展入企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活动、大同市召开招商引资大会暨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长治市召开项目建设年推进大会……龙年伊始,处处涌动着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盎然春潮。
新年伊始,全国农业大摸底在网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令人惊讶的是,大闸蟹、三文鱼、火龙果等这些山西人以前从未涉足的农特产品竟然成为运城这片黄土地上的特产。
2月17日晚,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举行,“冬运时间”正式进入。 “十四冬”,山西惊艳亮相。
2024年春节期间,山西博物院“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丰富多彩,百件文物上新、百款文创出炉、百项社教活动面世,累计吸引了近17万人次走进博物院,在历史长河中品鉴别样年味。 “博物馆里过大年”,传统与现代交织,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浸润新春。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在返乡与归途的交织中,后备箱里的特产大“晒”愈演愈烈。满满的后备箱,成为万千游子的“能量包”,让更多人既品尝到特产美味,也了解特产故事,让家乡的“土特产”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让家乡“土特产”的“流量”变成地方发展的“留量”。
前不久,多所高校陆续发布2023年图书馆全年数据,其中有大学生全年进图书馆1019次,有大学生在图书馆学习时长超过3000小时,有大学生全年借书876册次。点赞各高校发布图书馆相关数据等做法,希望能给大学生们更多此类正能量的引导,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也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珍惜大学时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一年前,大学生李嘉树将自己的奖学金捐出,在母校小学设立奖学金。”李嘉树得知后非常感动,同时,他今年又再次给母校小学捐了5000元奖学金,用来激励学习优异的小朋友,并表示“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会一直坚持捐奖学金,让这份爱一直延续。爱心不分大小,小小的爱心如星星之火,传递下去必会成燎原之势。
日前,记者从山西省人社厅获悉,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10月底,我省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52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3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09家,每年为全省超百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来源:1月10日《山西日报》)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注册、使用、打卡、拍照、留痕,一个都不能少”“乡镇干部见上级领导需通过APP预约”“手机不停响,时刻盯着群,忙着‘键对键’,不顾‘面对面’”......原本是想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却不曾想这些数字化应用软件和程序在使用过程中“变了味”、“走了样”,成为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让基层干部深恶痛绝。 数字技术的发展,本该是提升服务效能、简化基层工作的好事,然而如今却变为加重基层工作负担的内耗,究其原因何在?这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又为何屡禁不止?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新的形式主义,看起来好像与形式主义有所差异,实则本质相同,稍有不慎就会被其光鲜亮丽的外表所迷惑。
1月9日,《山西晚报》在3版刊发《“三纵九横”现代水网建设跑出“加速度”》《基本实现“百县百河(湖)”建设目标》《城镇再生水利用量达到4亿立方米/年》等3篇文章,文章内容虽然不同,但都与水有关,分别从现代水网建设、河湖建设、再生水利用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做好“水”文章的“蓝图”。 要完善水网“大动脉”,建立更优水资源布局。
近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出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引发观众的热议,许多网友认为对待文物,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其实,在博物馆展出中发现错误,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并非首例,但是刚刚开展就被大量举“错”,确实有必要作出反思。
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3“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山西晚报) 此次发布的2023“最美基层民警”是全国各地的优秀基层民警的杰出代表,他们有长期扎根基层、奋战一线、书写忠诚,展示了新时代我国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孩子不上学已经170天了、孩子不上学已经360天了……网上不时有家长晒出自己的“无奈与痛苦”,认为孩子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想方设法让孩子回到学校,成为其中不少家长努力做的事情。
其实,现实中孩子们对老师的爱、崇拜有各种表现,比如关注老师的穿衣打扮、聊老师的八卦、羡慕老师的孩子甚至极大地满足于老师一句表扬、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但相当部分老师或习以为常、或不以为意,缺少发现爱、感受爱的心灵,错失了与学生沟通、教育学生的好机会。
一位小学老师在线上晒出与孩子们互动的日常,获得网友一片点赞、好评。”“孩子的笔被同学折断了,我问他咋不告诉老师,她说老师不让告状。其实,就像这位小学老师一样,允许孩子们告状,因为其中多数问题似乎都不需要处理,孩子们更多的时候只是想让老师看到、知道一下。
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制度、问责办法,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等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是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执法一头连着各级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切身利益,执法质量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的建设成效,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要用自己的“公”形象为民办事、严格执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执法,不仅体现是一个公职人员的能力与担当,还是一个队伍建设的形象与作风,对此,我们要在执法的尺度、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不断提升、不断优化。
“这戏太好看了!”“能在家门口免费看大戏就两个字,高兴。”……在2023年的四季轮回中,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持续发力,全年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7069场,其中,省级送戏450场,市级送戏2603场,县级送戏14016场。
1月3日,首批由太原市总工会、迎泽区总工会打造的40个(20组)24小时无人值守爱心驿站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我省首批无人值守数字化管理爱心驿站。(来源:《山西晚报》)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以前看病到处跑,现在大病小病大家都在家门口看,咱县医院就蛮好!”长医附属和平医院武乡分院里,就诊后的患者们讨论着医院的新变化。这样的变化还要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托管帮扶武乡县人民医院说起。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也是激发潜能、释放活力的过程 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早年的浙江,以连接杭州临安清凉峰镇与温州苍南大渔镇的“清大线”为界,“山海”分割的发展落差一度较大。久久为功,“山海协作”有力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互补发展。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为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我国将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和山西交控集团精心打造的“好晋道”司机食堂,在闻喜服务区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在全省高速公路关键节点的服务区,为货车司机提供停车、休息、就餐、洗浴、洗衣、如厕等较完备的基础服务,特别是10家“司机食堂”陆续建成投运,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质优价廉的平价餐饮服务,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其中明确要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等。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山西数据流量谷已形成“数据要素+流量变现+场景应用”的数据生态闭环体系,要进一步将数据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从“数据集聚”到“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的转变,让更多数据“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我省围绕劳务品牌建设,出政策、建机制、优服务、树典型,不断扩大品牌规模,提升品牌质量,不少劳务品牌成为就业创业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乃至地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