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让“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文化惠民品牌更靓丽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这戏太好看了!”“能在家门口免费看大戏就两个字,高兴。”……在2023年的四季轮回中,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持续发力,全年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7069场,其中,省级送戏450场,市级送戏2603场,县级送戏14016场。戏剧、舞蹈、音乐、曲艺等“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源源不断地送到三晋大地的大小村落,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山西日报)

读报道,感受乡村群众看戏的喜悦心情,令人感慨,并不得不点赞。山西省自2017年将“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以来,7年间送戏总数已突破10万场,既让乡村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又激发了文艺院团创作演出活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也更好地传承了山西戏曲文化。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深得民心,我们也希望这一文化惠民的品牌越来越靓丽,能够惠及更广大的乡村人民群众。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让戏曲更多丰富乡村舞台。山西素有“中国戏曲摇篮”的美誉,也名副其实,在全国现有的348个剧种中,山西占38个,数量居全国第一。38个戏曲剧种,除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四大梆子”外,还有31个为稀有剧种,至今依然在传承。与此同时,山西存有3000座古戏台,中国最古老的戏台,就在我省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我们必须珍爱山西戏曲,不负“中国戏曲摇篮”的美誉,充分利用乡村戏曲大舞台,让三晋戏曲在新时代更发扬光大,更多地传承山西历史文化和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让戏曲更加丰富乡村生活。山西人特别爱看戏,人民日报载文称,在高平几乎村村有戏台、人人会梆子,走在路上也总能听见人们哼唱几句上党梆子。而“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幅来自晋西旧戏台的楹联,更集中反映了山西人民对戏曲的强烈爱好,这种爱好,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一种代代相因的传统风尚,过大年、赶庙会、乡村物资交流大会、喜庆事宜,各地都会唱上几天大戏。乡村振兴发展,人民群众既需要温暖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看一场大戏,成为许多乡村群众最美好的愿望。无疑,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能够在家门口看大戏,这对更多乡村群众来说,无疑就是“幸福来敲门”。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让戏曲更好引领乡村风尚。一部三晋史,一腔中华情。山西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不仅有如诗如画的山西好风光,更有讲不完的山西故事、听不尽的山西戏曲、品不够的三晋文化。唱戏,是乡村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是乡村群众的一种精神寄托,看戏也成为他们重要的社交场所。享受艺术,陶悦思想,戏曲成为广大乡村群众不可缺或的精神食粮。乡村群众爱戏曲,尤其爱戏曲中讲述的历史和故事,一部优秀戏曲,人们百看不厌,甚至对其中人物故事耳熟能详,并以此来衡量现实生活的道德风尚。毋容置疑,这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当然,良好的乡风乡俗,也需要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满精神正能量的戏曲文化来滋润。

戏曲为人民,人民爱戏曲。不断满足乡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省委省政府年年将“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纳入全省民生实事,其覆盖面更广、演出质量更高、惠及群众更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愿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文化惠民品牌更靓丽起来,让广大乡村群众能够更多地看大戏、看好戏,共享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贾合祥)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