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全国各地的文旅系统“坐不住”了,以花式“晒家底”的形式,纷纷开“卷”,极力推荐本土旅游资源。“尔滨”火爆出圈不免引人深思,背后展现的是优秀的管理、暖心的服务、不断创新的产品等。
新征程砥砺初心,新使命催人奋进。2024年山西省两会已胜利闭幕。
新年伊始,鼓角催征;凝心聚力,奋楫扬帆。1月27日,山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大会胜利闭幕。
“村BA”“村超”等乡村文化体育活动火爆出圈。要大力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重塑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乡贤文化。一方面,要坚持农民是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受益者,利用众多文化振兴平台,引导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让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锚定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目标任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开拓奋进,迈上新的征程。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征程上,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就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担当尽责,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不断夯实文化自信之基,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亿万中华儿女自信自强、豪情满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昂首阔步。
“集中力量打造旅游热点门户”“打造旅游名城名县名镇”“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传递信心决心,给人以极大期许和振奋。
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山西省委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狠抓落实,推进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晋创谷·太原”先行区目前已有5所高校院所68个科研团队和初创企业入驻,这里将聚焦先进制造、能源与新能源、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有望成为全省创新企业“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四链融合“助推器”。
1月24日,山西晚报梳理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0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包括:有效益的投资、有潜能的消费、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产业、数字经济、旅游热点门户、科技人才集聚、乡村全面振兴、生态底色,美好生活。 10大关键词涉及10个领域,涵盖投资、消费、产业、旅游、人才、生态等,可以说是精准地切中了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准确地把握了社会发展大势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02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 “枫桥经验”作为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逐步在全国推广,演化为各地特色鲜明、匠心独运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中肯,部署下一步工作切实可行,求真务实、干货满满,值得全省人民深读细研、深刻领会,增信心、强斗志、担使命,从中汲取奋力前行的精气神。 读报告,增信心。
1月23日下午,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来到他所在的晋中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3.78亿吨背后,既有全力以赴增产保供,又有加快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蓄势赋能。
重任在肩担使命,砥砺奋进正当时。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新起点,新征程,又是一年两会时。1月22日,山西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太原隆重开幕。
正值寒潮,气温骤降,冰天雪地,《榜样8》恰如冬日暖阳,穿过枝桠透过窗棂,送来阵阵暖意。6位主人翁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
12月21日,商务部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全国共有388个品牌入选,它们的平均“年龄”达到138岁。其中,我省竹叶青、宝源老醋坊、宝聚源等14个品牌榜上有名,老字号市场主体稳步壮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实证着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有着较为丰富的地上和地下遗存,“文物大省”的称号,代表着这片黄土高原独特的文化价值。
首先,电商平台越来越多,但售卖的东西却愈发趋同,商品的稀缺性不足、同质化严重,再加上各家百亿补贴常态化、直播带货日常化,靠打价格战这种简单的促销模式已经无法激发出消费者强烈的购物欲望。
全省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担当尽责,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办好民生实事,各级干部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老百姓中间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切、精准地摸透百姓需求,汲取群众智慧,找准办好民生实事的切入点,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就一定能绘就民生新图景,开创幸福新生活。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构筑好防止返贫的“防火墙”,就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全面监测排查,精准扎实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榜样8》专题节目在央视播出,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展示、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让我们了解了“榜样”的故事,看到了“榜样”的光环,一个个鲜活的事迹、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份份坚定的誓言,都是最美的英姿,最铿锵的旋律,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脚下的路,身边的人,肩上的责,是我们一生追逐的“光”,奋斗的“事”,最初的“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格,用一生坚守“一件事”,那就是为民这件事。 一心为民,“矢志如一”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耕耘者”。
又是一年冰雪季,全省各地把握机遇,不断挖掘冰雪资源,培育新兴业态,开发精品项目,提升消费体验,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冰雪运动正成为人们冬季户外休闲健身的重要方式,为当地文旅产业和全民健身注入新的活力。
12月17日至19日,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终审决赛在山东省日照市举办,山西学子在本届赛事中喜创佳绩,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来源:山西新闻网)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你的肩膀,宽厚而温暖,靠着你的肩膀,给我安全和力量。不曾想,英雄是你那样,甘肃临夏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你的双脚,奔向一间又一间倒塌的房屋,你的双手,救出一位又一位受困的群众,你的肩膀,扛起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
12月21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山西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效应,创建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乡村特色知名品牌矩阵,评选一批省级功能农产品品牌,建立“晋字号”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低温雨雪恶劣天气考验着供热设施、电网设备、燃气管网,更考验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高煤电油气供应能力,强化抢险救援准备,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发电企业、电网企业需密切关注供需形势,分析苗头性、潜在性、趋势性问题,化解局部地区的电力供应紧张风险。
“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795件1059人,起诉1143件1971人,起诉企业‘内鬼式’职务犯罪99件132人。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为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今年,我省将选择4所省属高校,试点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创新局面。(来源:《山西日报》)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当前全省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问题等,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开展整改整治,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了优化“全程诊疗便民服务”制度,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12月15日,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该委研究制定《山西省“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年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号管三天”就诊模式;到2024年年底,该就诊模式覆盖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
近日,太原方言博物馆古县城分馆在太原古县城崔氏宅院旧址正式开馆,这是方言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以后还会在钟楼街、古交、娄烦相继建立分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方言、传播方言,说好太原方言。 提到博物馆,我们都会想到文物、书画、雕塑等实体性的展览品,而语言作为一种无形、抽象的表达,也成为了展览品中的一员,尤其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方言,在博物馆中占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