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山西代表团接受中外媒体采访,薛明耀代表在回答“乡村全面振兴”的提问时,介绍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开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的山西实践。
聚焦绿色低碳,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促进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能源低碳发展之路,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山西方案。
3月3日,全国妇联在北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山西7名个人、6个集体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其中,来自山西朔州的卫红宇通过“互联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让“苦豆豆”飘香世界,不仅传承了家乡的非遗手工文化,也带领不少女性实现了人生价值。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聚焦报告中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细节,一份“民生清单”跃然眼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求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大力支持下,我省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省农业农村厅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通过采取“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4个一”培育模式,累计为我省培育940名“头雁”,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来源:3月2日《山西日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我该给十年前的支教老师打电话吗?原来,发帖的网友小云最近在整理东西时,翻出了当年她在小学时来学校支教的几位老师的联系方式,这几位支教老师给她留下了一段快乐时光,很想向他们表达感谢,但又怕打扰他们……在网友们的鼓励下,小云给支教老师发了短信。
雷锋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他的生命也只有短短22年,但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深入人心:战友的母亲病了,他送了一包夹有10元钱的饼干。战友的棉裤破了,他用自己的帽里子给补好。部队每年发两套军服,他为国家省资源,连续两年只领一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只靠听、看、说,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科创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改变以讲故事、看实验、做习题为主的科学教育方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这些明确要求有力指导地方发展实践,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2月29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土地供应和利用方式,不断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切实保障重大战略合理用地需求。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我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今年,我省将以保护为第一原则,推动非遗传承发展、融入旅游,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来源:3月3日,《山西经济日报》)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3月4日,我省“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暨颁奖会在太原召开。会议为我省7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6个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颁奖,并表彰了128名省三八红旗手、80个省三八红旗集体,78个省巾帼文明岗、130名省巾帼建功标兵,80个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50名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100户省五好家庭。
提高养老金、完善就业保障、解决停车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关注我们“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需求,推动把民生实事办到大家心坎上,变成我们的“温暖清单”。(3月5日 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在全国率先开展“文明守望工程”,颁布《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根据调研,他今年要围绕如何让社会资金、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等议题,继续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赓续中华文脉履职建言。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一次春天的盛会,既传递着春天的信号,唤醒着生命的活力,更凝聚着中华儿女的信心力量,共同展望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图景、实践方向。 “春天的盛会”,必将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更铿锵。
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用意味深长的话语引导当代年轻人敢担当、善作为、求实效,可以说这是一个激励年轻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动员,是引导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也是做好年轻干部工作的科学指引。
2月27日晚,随着主火炬缓缓熄灭,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华丽落笔。我省首次组团参赛,200余名冰雪运动员征战赛场,共获得12枚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39个录取名次,在35个参赛代表团中排名第九,既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冰雪盛宴,更为山西注入了激情澎湃的奋斗力量。
百年党史,记录了党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一路奋斗的艰辛和惊世的奇迹,点点滴滴都融入了人民群众勤劳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一路不停的探索与奋斗中,我们走出了一条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的成功道路。当然,对于如今所学的党史,我们学的不光是经验、是方法,还是精神与品格。
“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即将出版发行的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
日前,记者从山西省人社厅获悉,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10月底,我省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52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3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09家,每年为全省超百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来源:1月10日《山西日报》)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注册、使用、打卡、拍照、留痕,一个都不能少”“乡镇干部见上级领导需通过APP预约”“手机不停响,时刻盯着群,忙着‘键对键’,不顾‘面对面’”......原本是想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却不曾想这些数字化应用软件和程序在使用过程中“变了味”、“走了样”,成为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让基层干部深恶痛绝。 数字技术的发展,本该是提升服务效能、简化基层工作的好事,然而如今却变为加重基层工作负担的内耗,究其原因何在?这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又为何屡禁不止?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新的形式主义,看起来好像与形式主义有所差异,实则本质相同,稍有不慎就会被其光鲜亮丽的外表所迷惑。
1月9日,《山西晚报》在3版刊发《“三纵九横”现代水网建设跑出“加速度”》《基本实现“百县百河(湖)”建设目标》《城镇再生水利用量达到4亿立方米/年》等3篇文章,文章内容虽然不同,但都与水有关,分别从现代水网建设、河湖建设、再生水利用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做好“水”文章的“蓝图”。 要完善水网“大动脉”,建立更优水资源布局。
近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出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引发观众的热议,许多网友认为对待文物,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其实,在博物馆展出中发现错误,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并非首例,但是刚刚开展就被大量举“错”,确实有必要作出反思。
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3“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山西晚报) 此次发布的2023“最美基层民警”是全国各地的优秀基层民警的杰出代表,他们有长期扎根基层、奋战一线、书写忠诚,展示了新时代我国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孩子不上学已经170天了、孩子不上学已经360天了……网上不时有家长晒出自己的“无奈与痛苦”,认为孩子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想方设法让孩子回到学校,成为其中不少家长努力做的事情。
其实,现实中孩子们对老师的爱、崇拜有各种表现,比如关注老师的穿衣打扮、聊老师的八卦、羡慕老师的孩子甚至极大地满足于老师一句表扬、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但相当部分老师或习以为常、或不以为意,缺少发现爱、感受爱的心灵,错失了与学生沟通、教育学生的好机会。
一位小学老师在线上晒出与孩子们互动的日常,获得网友一片点赞、好评。”“孩子的笔被同学折断了,我问他咋不告诉老师,她说老师不让告状。其实,就像这位小学老师一样,允许孩子们告状,因为其中多数问题似乎都不需要处理,孩子们更多的时候只是想让老师看到、知道一下。
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制度、问责办法,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等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是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执法一头连着各级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切身利益,执法质量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的建设成效,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要用自己的“公”形象为民办事、严格执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执法,不仅体现是一个公职人员的能力与担当,还是一个队伍建设的形象与作风,对此,我们要在执法的尺度、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不断提升、不断优化。
“这戏太好看了!”“能在家门口免费看大戏就两个字,高兴。”……在2023年的四季轮回中,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持续发力,全年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7069场,其中,省级送戏450场,市级送戏2603场,县级送戏14016场。
1月3日,首批由太原市总工会、迎泽区总工会打造的40个(20组)24小时无人值守爱心驿站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我省首批无人值守数字化管理爱心驿站。(来源:《山西晚报》)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以前看病到处跑,现在大病小病大家都在家门口看,咱县医院就蛮好!”长医附属和平医院武乡分院里,就诊后的患者们讨论着医院的新变化。这样的变化还要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托管帮扶武乡县人民医院说起。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也是激发潜能、释放活力的过程 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早年的浙江,以连接杭州临安清凉峰镇与温州苍南大渔镇的“清大线”为界,“山海”分割的发展落差一度较大。久久为功,“山海协作”有力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互补发展。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为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我国将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和山西交控集团精心打造的“好晋道”司机食堂,在闻喜服务区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在全省高速公路关键节点的服务区,为货车司机提供停车、休息、就餐、洗浴、洗衣、如厕等较完备的基础服务,特别是10家“司机食堂”陆续建成投运,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质优价廉的平价餐饮服务,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其中明确要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等。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山西数据流量谷已形成“数据要素+流量变现+场景应用”的数据生态闭环体系,要进一步将数据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从“数据集聚”到“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的转变,让更多数据“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我省围绕劳务品牌建设,出政策、建机制、优服务、树典型,不断扩大品牌规模,提升品牌质量,不少劳务品牌成为就业创业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乃至地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