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 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世界大势,深入阐述“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中国主张,充分彰显了中国担当,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建设更美好世界凝心聚力、指引方向。
深秋的东欧平原,伏尔加河蜿蜒流淌。青山环抱,流水汤汤,喀山迎来远方贵客。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10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将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2024年是“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
这一次,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一种精神:“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在安徽合肥,他引用了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拼搏,是理解总书记闽皖之行的一个关键词。
原标题:微观察·习近平总书记闽皖行 “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 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安徽考察,走进谷文昌纪念馆。
这一次,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一种精神:“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在安徽合肥,他引用了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 拼搏,是理解总书记闽皖之行的一个关键词。
10月16日,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参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展。 展台上,摆放着一本蓝色封皮、厚达300多页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仔细翻阅。
10月15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福建、安徽考察调研,指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福建,总书记深入漳州、厦门的乡村、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考察,要求“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一趟行程密集的考察调研,从东南沿海到江淮大地,四天时间,两省四市,看大潮正起、千帆竞发。 在福建,于美丽海岛感受乡村振兴新路径,在厦门回忆筚路蓝缕创业史,展望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光明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安徽,目光始终聚焦科技创新。 2016年4月,走进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要求“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在福建考察后,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北上,来到安徽继续考察行程。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三次赴安徽考察。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数字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决定》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这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决定》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这是党中央对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刻把握市场规律基础上,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大同市委将立足实际,在深学细悟笃行中把牢方向、增强自觉,深刻领会和把握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锚定“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坚定信心决心、找准路径方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只争朝夕、久久为功,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
“谁来养活中国?”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回应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的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新华社记者的镜头定格下这样一个瞬间—— 参观谷文昌带领全县百折不挠植树治沙事迹的展览时,总书记驻足凝视,仿佛进行着一场跨越数十年时空的对话。
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在村内码头察看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 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
回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你们好!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近日, 25名参赛学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赛的心得体会,表达投身创新实践、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省份福建,深入厦门经济特区,察看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鲜明信号。 紧扣“制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科技支撑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接上期)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才能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境界担当。不断创造党和人民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刘晓哲核心阅读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关键要看科技和产业,山西践行领袖嘱托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要奋力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提质同频共振。
郭艳抓落实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一种重要的履职能力的体现。
雄安新区雄安站候车厅,一座青铜轮盘吸引着往来旅客的目光。轮盘底座上,镌刻着它的名字——“千年轮”。
联播+ 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习近平 一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近日,《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
“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并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扛起主体责任,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重点工作任务、重大改革事项落实落地”。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改革发展、情牵百姓冷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察政情、问民意。
“今天老朋友不少,不少人去年11月在旧金山还见过面;也有一些新面孔,但名字还是熟悉的。”3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习近平主席亲切说道,大家在春暖花开之际访问中国,开展交流,增进了解,推动合作,为中美关系注入了正能量。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中心大型融媒体报道《盛世修文》,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推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金句之《盛世修文|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3月28日,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林肯中学师生代表结束11天的访华之旅,回到家乡。面对记者,他们不顾长途飞行的疲惫,滔滔不绝讲起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一个个满脸的兴奋与激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对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联播+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 30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智慧核心阅读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高效能、高质量为突出特征,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及核心所在。
王早霞抓落实既是一种能力体现,又是一种必备作风,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勇气,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开拓精神,敢于冒风险、涉险滩,真抓实干,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并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湖湘大地奋勇争先,中部地区生机勃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春分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三湘大地,深入长沙、常德等地,对学校、企业、历史文化街区、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3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对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重要部署。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二次就中部地区崛起这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持召开座谈会。
联播+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省内省外服务体系有效衔接、线上线下服务协同高效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整体联动、协同配合,提升就业服务体系整体性、系统性、高效性、便捷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郭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着力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担当作为、奋发进取,不断开创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江南春日,平畴沃野。3月19日,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