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回搏,爱拼才会赢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理论文摘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这一次,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一种精神:“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在安徽合肥,他引用了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
  拼搏,是理解总书记闽皖之行的一个关键词。
  考察的第一站是福建东山岛,东海与南海交汇处一座蝶形小岛。
  漫长的海岸线上,迎风挺立的木麻黄垂着一串串墨绿色的针叶,仿佛诉说着山海间的蝶变。
  “时隔23年再来,很是欣慰、很有感慨,东山岛发生了巨变。”15日下午,东山岛东南角的澳角村,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兴海大道步行远眺。
  碧海潮起潮落,故地换了新颜。
  “近的是虎屿,如猛虎伏地;远的是龙屿,似巨龙横卧。”村党委书记林华忠指向海面,向总书记介绍两座外形奇特的小岛。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出没风波里,拼搏海浪中,激发着人们龙精虎猛的意志、龙腾虎跃的干劲。东山,这个当年因海而困的风沙岛,早已成为向海而兴的生态岛。
  从澳角村的兴海大道到渔港码头,民宿鳞次栉比,渔船桅樯林立。大海的臂弯里,微风吹来新鲜渔获的味道,巴浪鱼、兰花蟹、墨鱼、海带……以海为田,耕海牧渔。
  码头边的海鲜市场,村民们高兴地向总书记讲述大海的馈赠。
  “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就感到我们的海岛都很有发展前途,当时提出要念‘山海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书记忆及往事。
  闽南人常说“行船走马三分命”。踏浪而行,奔波而渔,曾经的渔村人用一叶扁舟承载生计。如今,从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到海景民宿、海鲜电商,他们打拼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海风轻拂,阳光灿烂。临别之际,总书记鼓励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蝶岛”在蝶变,鹭岛在腾飞。
  厦门,习近平同志到福建工作的第一站,这里积淀了他宝贵的为政实践与思考,“我当时很兴奋地到厦门来啊,就是想来尝试对改革的实践、对开放的实践”。
  彼时的厦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节点,正努力探寻“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方法路径。
  从厦门经济特区到厦门自贸片区,时光荏苒,时代新篇。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厦门自贸片区,参观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展。
  展厅的背景墙,如海浪般起伏,恰似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制度创新到高水平开放,串联起厦门自贸片区一个个敢为人先的成就和经验。
  展台上,摆放着一本出版于1989年9月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编正是习近平同志。
  习近平总书记拿起来仔细翻阅,当年筚路蓝缕的创业场景,如在眼前。
  “厦门自由港模式的基本构想”“厦门市的发展与对内对外辐射作用”“厦门市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厦门市城镇体系与生态环境问题”……30多年过去,这本发展战略蓝图,虽已纸页泛黄,依然闪烁着穿越时空的光芒。
  书的序言,仿佛自信的预言:我们相信,既然我们有决心研制出具有厦门特色的发展战略,那么本届政府及后任政府就一定有信心带领厦门人民团结奋斗……
  “我曾经是一个特区人”。习近平同志对“厦门精神”有过深刻的总结——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包容并蓄、大气和谐。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代“特区人”始终在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奋勇争先。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看到今天的厦门,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在这里参与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
  改革开放的传奇,在拼搏中成就;科技创新的高峰,在拼搏中攀登。
  从不靠海、不沿边的“江淮小邑”,一跃而成“科里科气”的创新之城,安徽合肥近年来的发展,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20多年前,在我国城市版图上,合肥的经济总量排在80名开外;现如今,它已能跻身20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合肥考察调研,始终聚焦这里的“发展之钥”。
  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建设,让城市发展拉开了骨架。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展厅里,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的代表成果悉数亮相,直观展现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的硬核实力。总书记一一驻足,仔细察看。
  “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言语之中,饱含赞许。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面对现场的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总书记的一番话催人奋进,“‘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要放开手脚,继续努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展厅里,掌声经久不息,充溢壮志豪情。
  地方的发展面貌之变,折射人的精神面貌之变。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自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绝非决定因素。
  此次在福建东山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参观了谷文昌纪念馆。
  纪念馆展厅里,有这样一段话,震撼人心:“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不能听天由命,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自然条件再差,也要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
  讲解员向总书记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1958年,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试种木麻黄时,一场倒春寒袭来,大片木麻黄几乎枯死,只有9株存活下来,很多人灰心失望了,谷文昌却看到了其中的希望:“有九株,就有九百株、九千株、九万株!”
  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林涛阵阵,木麻黄参天如盖;海天辽阔,时代潮势不可挡。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