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向和工作重点,使各领域改革既有总目标引领,又有针对本领域的具体目标指引,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刘晓哲“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之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把现代民主制度有机嵌入国家治理机制、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发展空间。
王立忠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我们必须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那里获得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不久前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在网络空间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全球互联网流媒体观看量超过了过去两届奥运会的总和。“中国选手靠谱且松弛,爱了爱了”“看了很多遍国旗在赛场升起的画面,但每次看还是激动得想落泪”……网络空间赋予了奥林匹克运动更生动、多元、精彩的时代表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8月29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8月22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时,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风范,对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意义。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第33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同大家亲切握手、互动交流。 多年来,总书记一直关注着奥运健儿们,对大家的情况很熟悉。
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伟大的一生。
联播+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
联播+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提出:“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高建生核心阅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七个聚焦”中位居其首的要求。当前,要特别围绕加快推进创新生态建设要求,坚持市场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路径,推动生产要素的配置向创新领域、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倾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构建优势互补、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我们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这是福州人介绍自己家乡时,非常自豪的一句话。
在河南南阳与湖北十堰的交界处,有着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水库将汉江和丹江揽蓄入怀,汇成晶莹剔透的一库碧水。
近日,宁夏闽宁镇迎来了酿酒葡萄采摘季,葡萄种植园格外热闹。上百名工人穿梭在园中,将一串串色泽诱人的葡萄采摘装筐。
“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看望慰问基层,来到群众中间。2月1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
2月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京召开,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充分肯定了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审议了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开启今年第一次国内考察,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视察慰问驻天津部队。 1日上午,习近平一下列车,就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
2月2日,在天津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谈起即将收官的主题教育。他说,要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老味茶汤的龙嘴大铜壶冒着热气,杨柳青木版年画上的胖娃娃憨态可掬,耳畔传来相声茶馆的热情吆喝,眼前一排排火红灯笼高高挂起,伴着铿锵鼓乐的舞龙舞狮表演好不热闹……年的味道,充盈在680多米长的天津古文化街。
2023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洪涝、台风、地震、山体滑坡、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人民的冷暖和新生活的重建,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新年与旧岁握手,街头巷尾的火红,乡村城市的热闹,在隆冬时节,传递浓浓暖意。
2月1日、2日这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此行也是他连续第12年在春节前夕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中华大地,年味渐浓。
当时间进入2024,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迎来关键一年。农历龙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也开启了今年国内考察的新篇章。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 题:“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纪实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陈伟光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腊月二十二,年味渐浓。这天一早,习近平总书记乘坐“复兴号”来到天津。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2月1日上午,他首先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
2024年2月1日,天津第六埠村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这是总书记2023年9月以来第三次赴受灾地区看望慰问。
2月1日至2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两天时间,总书记深入城市街区,走进村民家中,察看蔬菜大棚,看看大家还有哪些困难,听听大家新年有哪些打算,分享大家迎接新春的喜悦。
“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甲辰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2月1日至2日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尊敬的托尔库诺夫院长,尊敬的戈洛杰茨副总理,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有机会来到美丽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同各位老师、同学见面,感到十分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向前进。
核心阅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氢能,重点开发“绿氢”,推动风电、光伏发电与氢能一体化发展,开发氢能压缩、存储、运输、燃料电池等技术,拓展氢能汽车、氢能铁路专用车辆应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甲辰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2月1日至2日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今天,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春节,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节日。 2月1日,龙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23年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题: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新华社记者 在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迎接更多游客探寻八千年前此地先民的生活,春节前夕推出增强现实技术服务。
在上海豫园体验中国传统技艺,在当地中学与中国同龄人相识相知,在复旦大学追寻中美交流的历史足迹……1月26日至29日,作为习近平主席的小客人,美国马斯卡廷中学学生代表团一行24人在上海参加“体验上海·知行中国”2024年中美青少年联谊活动。欢声笑语中,彼此依依惜别,播下友谊的种子,相约来日方长。
这是一次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大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眼光、坚定的理论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作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
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十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杨湛菲、王明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重要标志。
联播+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 会议强调,要持续抓好落实,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更好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这是2022年7月30日拍摄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新华社记者周玮、王鹏、徐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天天学习隆冬的北国边疆,大地鹤雪,高天寒流。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的三角山哨所,担负着中蒙边界阿尔山至松贝尔口岸地区的执勤守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