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早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梁丽萍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就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作出系统部署。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要深刻认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意义,站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让民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亮底色。
《决定》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
《决定》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抓好改革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10月29日,面向“关键少数”的重要一课,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坚持守正创新、讲求科学方法、营造良好氛围提出明确要求。
10月2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科学方法。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积极讲好中国就业故事,有效提升我国在就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伏尔加河畔,千年古城喀山,多元文化交融交汇之地。“全球南方”国家从四大洲、南北半球纷至沓来。
原标题:习近平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李强出席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近年来,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10月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会晤进入最后一天。当天最重要的一项议程,是“金砖+”领导人对话会。
喀山,俄罗斯伏尔加河畔千年古城,见证了金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时刻——扩员后的首次金砖会晤。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5日电题:“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 ——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纪实 新华社记者郝薇薇、杨依军 人民日报记者胡泽曦、张志文 从北京出发,飞越5个时区、5000多公里的长途。习近平主席的专机抵达喀山国际机场。
伏尔加河静水流深,如岁月的沉思,深邃宁静;伏尔加河滚滚向前,如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 世界的目光聚焦伏尔加河畔,历史的指针指向千年古城喀山。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
发展优质高效服务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有之义,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现代服务业赋能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通过制造业的需求拉动现代服务业的升级。
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将发展商贸流通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商贸流通网点、设施用地或空间需求,优先保障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便利店等民生设施用地。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
同时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一些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影响制约内需潜力释放,劳动、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当地时间10月22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喀山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时指出,金砖合作机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平台,是推动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支柱力量。 最重要的“团结合作平台”、“支柱力量”,阐明金砖合作机制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
“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事关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 2002年4月2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保护资源 善待地球——纪念第33个“世界地球日”》。
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近年来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优秀科普读物出版工程等重点主题出版物、重大出版工程、原创精品出版工作。针对残障群体,阅读服务和保障水平同样不断提升。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接上期)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我常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政府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陷阱,处理好发展与分配、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只有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践中,坚决扛牢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改革事项落实,才能在破解难题、打通堵点中推动我省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和助推中部崛起战略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攻坚克难的使命,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坚决破除陈旧观念、习惯做法、路径依赖,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处理问题,不断探索干事成事的新理念、新渠道、新方法。
4月的北京,绿草如茵,春意盎然。16日,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
4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一起来看两位领导人在会见中的谈话要点。
联播+神州四月,春阳抚照,绿意涌动。 绿色是生态的本色,也是发展的底色。
联播+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
联播+ 弦,古字形从弓,指绑在弓上用于发射箭的细绳。绷紧弦,一般比喻思想高度重视、时刻警醒。
联播+“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 群众纪律作为党的“六大纪律”之一,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时随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侵占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去年总书记的到访,让我们所有研发人员备受鼓舞。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两千多年前,屈原就提出了“廉洁”这一概念。廉洁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操守。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扛麦子都不能换肩”“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抓住种子这个要害”……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许多细节,反映出他对农事生产的熟悉与重视。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
和煦的春风里,世界瞩目的大国“会客厅”格外繁忙。 4月1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苏里南总统单多吉举行会谈。
4月13日至18日,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举行。这是2024年我国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
天天学习提起国家安全,很多人误以为是遥远的“谍战片”。其实,国家安全涉及领域众多,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刘新华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在党和人民需要之时,要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去担当、斗争、开拓,书写好青年一代接续奋斗的壮美诗篇。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探索出的新道路,是在全面深刻总结贯穿百年党史主题主线时提出的重大新论断、新概念和新命题。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等专家所著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与路径》一书,以研究贯穿全书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要线索,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出发,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从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创新治理、共同富裕等维度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与发展路径,讨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理想信念、敢于担当这两个问题,这是当前干部队伍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感谢习近平主席百忙之中拨冗会见,这充分体现了对法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令人感动。” 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法国梅里埃基金会主席梅里埃夫妇。
在太平洋中部从亚洲通往美洲通道的十字路口,有一个被称为“袖珍海洋大国”的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4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会见了首次来访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西米纳。
联播+春风拂面,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开。 万事农为首,粮为天下先。
《人民日报》2024年4月11日第9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聚焦首要任务抓好“第一议题” 杨建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召开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或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第一议题”的制度,与完成好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天天学习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主场外交开局不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成绩斐然...... 本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湘江大地,到工厂、访学校,走进田间地头;欢迎远道而来的新老朋友,谈发展、谋合作。
◇2021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