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把生育政策的重心从生育数量调整转到生育支持上,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明确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在生育养育方面的多方责任,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氛围,减轻社会的生育养育焦虑,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这是习近平同志二〇一三年七月至二〇一六年十二月期间有关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重要论述的节录(接上期)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据《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王建军全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增强全方位转型后劲,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全省社会大局稳定。持续提振发展信心,不断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让创新创业涌流,市场活力迸发。
王瑶光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既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又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重点领域项目、科技力量布局、人才队伍建设、政策资金投入等一体化配置,协同推进生产力向新质化跃升。
大美五月,中国国家元首年度出访的开篇,从欧洲起笔。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了长城的独特价值和守护好长城的重大意义,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广袤的亚欧大陆,人类文明的璀璨之地。
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在中国、欧洲和整个国际社会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欧洲三国之行,在人们心中留下许多难忘的瞬间,也给处于变局中的世界以重要启示。
蓝色绸缎般的多瑙河,在匈牙利的北境拐了个弯,由东转南,穿过布达佩斯,继而挽起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流淌过漫长时光。 今年中国元首出访的开篇之作,选择了欧洲。
习近平主席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热情接待,从图尔马莱山口响起的牧羊人之歌,到塞尔维亚大厦广场的热情欢呼,再到匈牙利少女15年后再度向习近平主席献花的用心安排,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温情瞬间,无不反映出往访国人民对习近平主席的崇高敬意。
蓝色绸缎般的多瑙河,在匈牙利的北境拐了个弯,由东转南,穿过布达佩斯,继而挽起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流淌过漫长时光。”“中国方案”,欧尔班总理认为这是世界重归宁静的出路:“我们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赞同中方为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等地区冲突提出的方案。
亚欧大陆,风云奔涌;中国外交,再启新程。 五天六晚,三国四地,万里奔赴,三场国事访问,数十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掀起“魅力旋风”,留下一幕幕经典瞬间,书写一段段外交佳话。
5月,匈牙利大平原田野飘香。“多瑙河上的明珠”布达佩斯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客人。
当地时间5月9日,美丽的多瑙河见证了中国和匈牙利交往史上的重要一天。在“多瑙河明珠”布达佩斯,中匈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月1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结束欧洲之行后乘专机回到北京,今年首次出访取得圆满成功。 6天时间里,习主席先后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3个国家,走过4座城市,接连出席多场重要活动。
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达佩斯总统府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中方愿同匈方一道,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引领中匈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在坚持基本养老保险保基本制度定位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实现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
当地时间12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河内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夫妇共同会见中越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更加密切的中越关系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与发展作出贡献,相信中越间合作将有利于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和进步的世界作出贡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通读会议新闻通稿,第一时间从四个方面学习这次会议的重要精神。
三年前,在一场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在波涛汹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 12月11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正坚定不移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联播+12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主席将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近年来,中越两国之间一直进行着紧密的高级别往来。
“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三强调“战略自信”。
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是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会议用“回升向好”评价今年经济。
12月4日18时26分,随着四川成都一位消费者的鲜花包裹从云南昆明发出,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快递“小包裹”映射的是经济“大棋局”。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国际形势动荡加剧。
联播+12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欧盟是世界最大发达国家联合体。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接上期)第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核心阅读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
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将“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在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期间前往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 今年以来,总书记利用到地方考察调研的机会,一次次深入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了解重大科研进展,研究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释放了始终聚焦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
热解读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此行的考察点之一是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万里长江如同一条巨龙飞向浩瀚大海,上海恰似高昂的龙头,以腾空之势不可阻挡地奋勇向前。这是上海地理位置的形象描绘,也是其经济地位的生动写照。
3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够谱写怎样的时代华章? 东南形胜,潮头勇立,长三角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山水相依、同声共气,一齐演绎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 题: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黄玥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见证无数浪奔浪涌。 初冬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
福建宁德,一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光荣与梦想,勤劳与创造,改革与创新,交汇成雄浑的山海交响乐章。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2月7日宣布: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福州12月6日电 题:“把心贴近人民”——解码“四下基层” 新华社记者 35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把心贴近人民。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的简称,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
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并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
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从都国际论坛”致贺信。“2023从都国际论坛”当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主题为“多边主义: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及世界领袖联盟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