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讲坛 标题 图文
    • 擎信仰之炬 育时代新人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人文精神的教育。要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校园文化管理之中,融入校风、校训之中,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当中。

      2024-03-05 08:21    来源:山西日报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24-03-05 08:21    来源:山西日报
    • 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坤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必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三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六要优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新征程上,完成好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三要着力完善行之有效抓落实的制度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大对抓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通过责任制度和督查机制,确保抓落实真正落到实处。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打好赓续中华文脉的组合拳

        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必须全面打好一系列组合拳,全方位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民族复兴构建坚实文化基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高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任务,通过创新发展推动工业实现技术领先的高端化发展。集群化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新技术新要素驱动下,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涌现,集群中的产业交融与要素共享能够催生新质生产力。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发挥数字经济优势 促进共同富裕

        二是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采用人才帮扶政策,提供人才储备,推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产加消费的全方位数字产业链条。四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支持开展面向欠发达地区的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服务。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持续夯实基层基础

        新征程上,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重视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凝聚服务群众的主体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二要强化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以健全和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体系为着力点,持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四要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权责明确的央地财政事权和责任划分体系以及现代财税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理顺央地财政关系。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落实“以进促稳”的重要载体

        更好把握舆论规律,客观、真实、深入分析经济数据,全面、及时、准确传递政策信息,探索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式。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深刻精准注解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形式,旗帜鲜明地统一观念、建构共识、凝聚力量,为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富资源与有力支撑,是党中央结合时代变化与实践变革作出的重要理论判断,是对世情、国情与党情展开三重追问的结果。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万象“耕”新

        吕喜龙/画目前,恰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遭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公路运输受到一定影响。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才支撑

        当前,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我国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主要途径,而人才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因此,应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路径

        在人才培养方面,山西大学晋剧艺术传承基地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探索新型戏曲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一批兼具传统技艺和创新精神的晋剧人才,使晋剧在传承中焕发新生,为晋剧艺术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的治理范式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谢军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是历史经验与现实治理的统一、区域治理与治理规律的统一、基层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发展的统一。只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秀荣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育新时代青年

        另一方面,要借助网络新媒体打造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的网络阵地,实现传统与现代双渠道互补模式,全面整合媒介资源和平台,增强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力度,激励青年不断奋进,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2024-03-05 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碳排放管理 助力企业追“新”逐“绿”

        山西近日发布《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通则》两个地方标准,填补了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及评价标准空白。

      2024-03-05 08:09    来源:山西日报
    • 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

      2024-02-27 06:43    来源:山西日报
    • 党建引领项目高质量发展

        山西路桥第七工程有限公司黎霍高速公路项目部一分部路基路面联合党支部(以下简称“黎霍一分部联合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3-08-29 06:49    来源:山西日报
    • 加强党史文化传播要坚持守正创新

        在新媒体背景下,党史文化传播应当充分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和方式,构建新的党史文化传播体系,同时党媒既要积极把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又要不断创新党史文化传播的内容形态,打造地方党史文化特色,进而不断地实现党史文化守正创新,提升党史文化自信。

      2023-08-29 06:49    来源:山西日报
    • 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核心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平遥的推光漆器,新绛的云雕漆器等传统技艺,工艺精美,艺术卓绝,享誉海内外,在非遗传承的生态体系中,可将非遗工艺与设计师、经纪人等商业市场中的新兴群体相整合,通过非遗与商业市场的对接,激发非遗的内生动力,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民俗、审美等元素。

      2023-08-29 06:49    来源:山西日报
    • 以思政教育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这一形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知,加深其对我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感的真实、深入感受,也有利于学生对我国的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以思政教育为载体推动其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8-29 06:49    来源:山西日报
    • 增强“四力” 记录时代温情

        脚力、眼力、脑力最终要通过笔力体现出来,要增强笔力,就要求我们心中有好思想、胸中有大格局、手中有好文风、文中有好文采,以富有感染力、凝聚力、引领力的好作品,发现典范、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2023-08-29 06:49    来源:山西日报
    • 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023-08-29 06:49    来源:山西日报
    •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繁荣发展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主张以宽广胸襟实现不同文明对话,以团结化解分裂、以合作回应对抗、以包容代替排他,必将为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胡向姗/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全面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理念和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导我们更加深刻把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深厚基础、内在动力和基本原则。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深刻把握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

        当前,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科技领军企业能够依托自身规模和技术优势,推动形成各主体协同创新的体系化创新格局,进而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以智能制造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

        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对产业变革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企业家精神是社会的活力所在

        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企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家精神作为特有的禀赋,是一种迸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和创造力,指引企业前进。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坚持“两个结合”是新时代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论断,是“两个结合”的具体体现。这是“两个结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必然要求。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高校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四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守护民族根魂 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创新展示展演盘活馆藏文物,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文化旅游示范带……黄河文化的保护基础不断巩固,黄河文化的传承力度持续加大,黄河文化的综合效应明显提升,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更为彰显,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着力“三项建设” 提升治理能力

        通过权责事项运行机制,结合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和制度建设的经验,围绕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基层管理体制的目标,及时补充完善细化了基层治理的4类制度。环境建设旨在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空间,吸引并留下更多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关键要素,推动天镇县朝着高质量发展奋进。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关注教师心理状况,建设教师心灵驿站,定期为教师开展心理咨询与疏导,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四有”好老师。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助力山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期可采用搭建地方产业基金和金交所以退出为目的的过渡性私募基金,推动底层资产完成产权和业务合规性过渡,实现对底层资产“前期培育+中多期运营私募投资基金+后期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全链条服务,完成资产权属清晰和规范。为山西资本市场实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新突破贡献力量。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建好高速公路充电桩 为绿色出行“加油”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593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占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89.48%。针对“公路充电难”,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服务站因地制宜科学布设充电基础设施。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从山西区域史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核心阅读山西区域史具有浓郁多样的地方特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缩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蕴含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反映着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体现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彰显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推动新时代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政治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政治热情、严肃的政治态度,加强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深化理论涵养、强化职业素养,帮助学生解开理想和现实,小我与大我的思想困惑,坚定不移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创新高校共青团支部工作考核机制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团支部作用,凝聚引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群体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共青团支部工作考核评价是一个需要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课题,要使考核评价机制在实战中发挥最大效果,推广应用还需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不断完善。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书以丰富准确的文献、翔实可靠的数据、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示新时代的辉煌成就,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读懂新时代的中国,感受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2023-08-22 06:46    来源:山西日报
    • 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023-08-15 06:38    来源:山西日报
    • 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2023-08-15 06:38    来源:山西日报
    •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郭艺璇/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反映新时代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2023-08-15 06:38    来源:山西日报
    •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三重逻辑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2023-08-15 06:38    来源:山西日报
    • 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2023-08-15 06:38    来源:山西日报
    • 发展智能制造 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全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关键技术,积极修订满足市场需求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推进标准的应用试点,对试点进行动态监测。

      2023-08-15 06:38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