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习近平指出,基辛格博士刚刚度过百岁生日,你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多次。
7月18日下午,盛夏的北京见证了一场重要会谈,氛围亲切友好、充分互信。 两国建交6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邀请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来华进行国事访问。
热解读 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同时指出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在党的旗帜下奋斗强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进新时代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述评 新华社记者张汨汨 解放军报记者费士廷、李兵正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部署今后五年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联播+7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举行会谈。这是特本总统任内首次访华。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时隔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元史》中记载了理学家许衡的一个故事:某个炎炎夏日,许衡外出,看见行人纷纷到路边的一棵梨树下摘梨解渴,他却不去摘。有人问他,如今兵荒马乱的,这棵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就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强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22年10月28日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 他感慨地说: “殷墟我向往已久, 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 古为今用,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空间的构建作出重要论述,强调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一书近日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饮水思源、牢记嘱托......” 在闽西北山区常口村,立着一块特别的村规民约碑,村民们对碑上的话都熟记于心。 26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
指引方向:为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提出网信工作“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网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1992年4月8日,《人民日报》国际版发表《啊,鼓岭!》一文。文中美国人加德纳魂牵福建“故里”鼓岭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其中就包括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
2003年7月10日,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全面系统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这就是“八八战略”。
新华社苏州7月9日电 题:记者手记:跟着总书记感悟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张研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 打开这座“最江南”的城,可以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就像苏绣中的至品双面绣。
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勋说,嘉峪关将立足守住长城文化精神根脉,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以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平江路,当地负责同志自豪地向总书记细数苏州的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大运河苏州段,昆曲、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精工细作,垒筑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鼎盛人文。
江苏,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10%以上的经济总量,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他难以忘记8年前同总书记的那次见面: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市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听取了刘韵洁院士关于研发工作的汇报...
7月5日下午至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总书记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四次。从2014年提出“两个率先”,到2020年提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再到此次提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总书记一直对江苏寄予厚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只有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站在时代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
一场跨越亚欧大陆的视频峰会,拉开了今年下半年中国元首外交的序幕。 7月4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5日下午至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习近平先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高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企业科技创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情况。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从2019年3月以来,6次出席“中青班”开班式并亲授“开班第一课”。
“当得知习主席给我们回信时,我非常激动、非常开心。回国后,我将把我在中国学到的审计知识,用到国家建设中。
7月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起来学习!。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4日下午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仲夏时节,世界再一次迎来“上合时刻”。 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上海合作组织走在时代前列,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讲到“上海精神”。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能吃苦、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这段话出自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发表的讲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4日下午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坚持团结协作 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讲话。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将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增进团结互信、维护地区和平、聚焦务实合作、加强交流互鉴、完善全球治理,推动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