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 在每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一以贯之强调“互联互通”,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坝、乘江船、访农家……一次次深情眺望,一句句殷切叮嘱,一项项深远谋划,情牵母亲河保护,指引高质量发展。 ◇牢记重要指示,沿江省份和有关部门着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转型发展,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特别是要健全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的保障制度机制,更好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核心阅读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对党员干部来说,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工作需要,更是责任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0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贵宾。在欢迎宴会上,习近平指出——。
10月17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贵宾。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从这张珍贵的合影可以看到,与会国际贵宾分别来自世界五大洲—— 比如,有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等来自亚洲国家的领导人;有来自非洲的肯尼亚总统鲁托、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有来自欧洲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有来自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还有从美洲不远万里而来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智利总统博里奇,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
近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和经验,就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具体行动,强调要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来学习!.
时间,见证“一带一路”强大的生命力。壮丽的“丝路画卷”上,硕果累累。
10月19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前一天取得圆满成功之后,习近平主席的日程依然繁忙。当天,他接连会见出席高峰论坛的9位外方领导人。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APEC会议上宣布:“明年,中方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亚太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 今年金秋十月,盛会如期而至。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着眼历史发展大势,深邃思考人类文明走向,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为各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正能量,为人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磅礴力量。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发展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四次座谈会。
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看到来信,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鼓励大家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看到来信,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鼓励大家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致贺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心系西藏、情系西藏,多次就西藏工作作出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多次作出重要论述。
中国和红海之滨的厄立特里亚友好交往可追溯到约2000年前。厄立特里亚港口城市马萨瓦的北红海省博物馆陈列着一只浑圆的棕色陶罐。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作出了精辟阐述,从8个方面明确了第一步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从8个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文旅发展路径上不断探索创新,到构建丰富的旅游新业态产品体系,再到创意举措打响“晋享”文旅品牌……打好本土化文旅产业基础,善于“挖呀挖呀挖”地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我们必将找到撬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新的增长点。
黄河北来,奔腾东流。这里演绎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浪漫,书写了“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的豪情,更记录下“非有神祖作主宰,乃缘人力代天工”的奋斗。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历史悠久,文脉厚重。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运城博物馆,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
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陕西途中,考察了山西运城盐湖,结合展板、展品等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盐湖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习近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始终是中亚国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中方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各国维护本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坚定支持各国追求民族振兴和团结自强,坚定支持各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国际会议中心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在主旨讲话中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 习近平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第1视点》带你了解。
5月18日晚,陕西西安,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大唐芙蓉园举行欢迎仪式,盛情迎接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五国贵宾。 紫云楼前,这场以“大唐盛礼”为主题的迎宾仪式上,64名舞者以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向中亚宾朋致以深切敬意;100名表演者以飞旋舞动的芙蓉花,向远方宾客寄予深情祝福。
古长安,今西安。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5月17日,陕西西安,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一场汇报会格外引人注目。 在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抽出时间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5月19日中午时分,中国-中亚峰会结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石榴树。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将石榴引入中国。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就深化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提出“八点建议”。一起来学习!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关灵子 设计:魏星宇。
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就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亚,习近平阐明中国主张。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雄安。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深入雄安新区的高铁站、社区、建设工地等,就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进行调研。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