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的询问,深情的勉励,这一幕幕,有统帅对战士们的关怀,更有对强军的殷殷期盼!.
联播+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捍卫者、人民幸福生活的守护者。强军路上,习近平主席心系部队建设,始终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2023年7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听取了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四川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统帅的殷殷嘱托,深深植入士兵心中。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统帅心系百万兵,一步一履总关情。基层,是习主席去得最多的地方;士兵,是习主席心里最深的牵挂。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近日,习近平对全军党的建设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就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发表重要讲话,八一前夕视察西部战区空军,进一步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擘画,引领人民军队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大步迈进。
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的镜头,定格了这样一个瞬间——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青石古道历尽沧桑,夹道古柏林立成廊。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多次强调,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四川考察调研,并参加全国人代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讲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成才。无论是地方考察到基层、进企业、访社区、走乡村,还是多次考察高校、科研院所,总书记与青年人面对面交流,经常通过书信方式勉励广大青年珍惜青春、追逐梦想、拼搏奋斗。
7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成都会见来华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并访华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一起来看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时的谈话要点↓。
在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前夕,7月25日下午和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德阳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 这两个考察点,历史感和文化味都很浓。
7月27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为来华出席开幕式并访问的外国领导人举行欢迎宴会和相关双边活动。 大运会是全球青年的体育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今天,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缅怀先辈,致敬那场伟大的胜利!。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空军建设发展,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为建设强大空军指明方向。 图片素材来源:中国军网。
7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德阳市考察了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 1986年,考古人员在位于德阳市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资料照片,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就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强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22年10月28日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 他感慨地说: “殷墟我向往已久, 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 古为今用,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空间的构建作出重要论述,强调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一书近日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饮水思源、牢记嘱托......” 在闽西北山区常口村,立着一块特别的村规民约碑,村民们对碑上的话都熟记于心。 26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
指引方向:为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提出网信工作“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网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许雪毅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朱熹是南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朱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实验室考察调研,详细了解这个在信息化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实验室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当了解到科研人员通过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还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并勉励全体科研人员,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助力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数字社会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我国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网络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回答了关于网络信息的各方面问题,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阐述,一起了解中国的网络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长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并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及重要讲话,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展示了中国对网络空间人类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