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第1视点》带你了解。
9月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贝宁总统塔隆举行会谈。 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向塔隆总统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强调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的论述时刻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 78年前的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天天学习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嘉陵新路63号,郁郁葱葱的草木中掩映着一道红门。这里坐落着中国唯一一座以外国将军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史迪威博物馆。
【温故】 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又是一年开学季,同学们,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古语寄语,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 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再次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
9月2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的重要举措。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又迎开学季,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同学们的殷切嘱托和暖心寄语。
金秋时节,首都北京迎来服贸盛会。9月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联播+9月1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贝宁总统塔隆举行会谈。塔隆总统8月31日抵北京,开启对中国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9月2日上午,以“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表示,中国愿同各国各方一道,携手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
◇2018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初秋的北京,天朗气清。9月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贝宁总统塔隆举行会谈。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
【温故】 为学之道,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是学习深化内化的过程,目的是从学习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
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核心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河北省沧州市,考察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他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并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家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
5月11日,在河北沧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黄骅市仙庄片区一片旱碱地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总书记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家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指出要“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热解读一条高铁联通两座城市。乘坐京雄城际铁路列车从北京西站出发,经过50多分钟的风驰电掣,就能到达河北省雄安新区。
耕地、粮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这一次,总书记在河北沧州黄骅,走进旱碱地麦田,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峰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习近平:要强化源头治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这段话出自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这是一片“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的土地 这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城市 这里就是雄安 这座城市映照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习近平第三次来到雄安新区考察 这次考察释放了什么信号? 这座“未来之城”又将如何以此次考察为新起点继续发展?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制片:徐泽宇 剪辑:高杉 统筹:曹阳 摄像:邹尚伯、曲澜娟、张硕 记者:张涛、曹国厂、牟宇、高博、杜一方、朱旭东 编校:汤谷涵 新华社徐泽宇工作室 新华社河北分社 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习近平:我们将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绿色发展合作。 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到基层调研,田间地头是他最常去的地方之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春天,是新程再启的时节。2023年的春天,中国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全票当选国家主席。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赓续千年友好,在密切交往中谱写了许多暖心故事和友好佳话,汇成了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动人乐章。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石家庄,走进生产车间察看芯片生产流程,步入展厅察看医药产品展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引,聚焦一个主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握一个关切:科技自立自强。
4月27日, 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工匠精神不仅是大国工匠群体特有的品质,更是广大技术工人心无旁骛钻研技能的专业素质、职业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就要在追求卓越中超越自己。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四个之问”的重要意义,加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