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两年前,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中国西安成功举行,开启中国同中亚关系新时代。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2023年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唐诗,赋予中国和中亚五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以深厚的历史韵味。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国—中亚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合作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书写了命运与共的丝路新篇。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
6月16日至18日,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两年前,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落子西安,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
时政微视频丨赤子情深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千钧。
视频:携手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凝望龙门千龛邻峭壁,细品千年瑰宝绽芳华。
“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 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来到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 宾阳三洞内,伊阙佛龛之碑“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梁丽萍 核心阅读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坚持保护为先,全方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治理为本,高标准打好综合治理攻坚战;坚持治水为要,全流域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坚持产业为重,全链条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坚持文化为魂,高水准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高地,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新篇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这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维护文化遗产安全的内在要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推动我国文艺事业从“高原”跃上“高峰”的重要举措。
6月10日,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由中国提议设立并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协商一致通过,这再次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体现了世界百年变局中的人心所向。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 2003年7月11日,全国高考录取揭榜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了题为《路就在脚下》的文章。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让石榴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注脚。 如今,这朵走过草地、沙漠、高原的石榴花,仍然香飘丝路。
6月11日,湖南长沙,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举行。“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年来,有力带动中非合作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典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今年以来,各自贸试验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
韩锵 核心阅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背景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新征程,山西要着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地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传播规律,深刻洞察媒体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明确了主流媒体改革的目标任务、重点和要求,对于更好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是党中央立足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指导和引领作用。
赤木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从主体培育、服务支撑、产业融合、要素配置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经营格局。
涉外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
中共大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核心阅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同将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办好大同的事情、做好大同的答卷。
王立忠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强,需要持续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深刻指出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
河出潼关,在一望开阔的平原滔滔东去,伊水洛河蜿蜒汇流,华夏曙光于此初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肇兴于斯、灿烂于斯。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把党员干部个人查摆整改与组织查摆整改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5月19日,正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洛阳龙门石窟,察看石窟整体布局风貌和代表性窟龛、造像,同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考察调研。 居中国之“中”,跃黄河、依秦岭、临太行。
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命题。他曾指出,要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
“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 2025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走进企业智能工厂,了解各种类型轴承产品的性能和用途,察看智能生产线,并同企业职工亲切交谈。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情况。 轴承,被喻为工业的“关节”,是机械设备的核心基础零部件,直接影响着装备制造能力,关系着国家工业水平。
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洛阳、郑州考察调研。 19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他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听取不同类型轴承产品用途和性能介绍,走近生产线察看生产流程。
三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洛阳考察调研。5月19日,总书记先后前往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注先进制造业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既看经济发展“硬实力”,也看文化发展“软实力”。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先后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监制丨申勇 编辑丨王鹏飞 邢彬 彭汉明 摄像丨李铮 张晓鹏 石伟明 马超 段德文 钟锐 郭鸿 程铖 范一鸣 陆泓宇 录音丨程爱华。
【学习进行时】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延文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博物馆事业发展,强调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动情地回忆起往事。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如今,回望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公开活动,更显意味深长。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 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鼓励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 5月13日,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坚定指出,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郭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等重点任务,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