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将至,有哪些旋律在你的耳畔回响,触动你的心弦?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宴会。宴会结束,总书记即将离席,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悠然响起。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里,对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在全省首创“借外债搞基建”模式,成功解决厦门机场建设资金缺口;推动金融深度参与扶贫,填补下党乡金融服务空白;推进福耀玻璃重组,成功化解资金危机……三个故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对金融工作的深邃思考与实践探索,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指导。
6月2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中小微企业日”。 在中国,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活力的具体承载。
6月2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中小微企业日”。在中国,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活力的具体承载。
郭艳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坚强才能作风过硬,党员的党性如何,决定其政治立场、宗旨意识和行为准则如何。
财富积累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姜森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指导。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看得很重,他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万物土中生。“三夏”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新华社罗马6月25日电 在中意建交55周年之际,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节目《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启播活动当地时间6月25日在罗马举行。即日起,节目在意大利阿尔玛电视台、多纳电视台、旅游电视台、拉齐奥电视台、伦巴第城市电视台、罗马科罗纳广播电视台、米兰帕维亚电视台,意大利《米兰财经报》网站等30多家意主流媒体陆续播出。
一则消息,让人们深情回望10年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若千钧:“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这则消息,又把我们带回到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9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大地充满深情,从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到沙地、盐碱地等,对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眷恋。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保护好黑土地”“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今天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土地的深情、对耕地保护的嘱托、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防沙治沙是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的牵挂。
“虽然奥林匹克宪章里有严格的颁奖规定,只有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才能获颁金牌,但就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而言,习近平主席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这是来自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巴赫的由衷评价。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金融领域一系列重大命题进行了深邃的前瞻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创性理念、开创性实践,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对做好当下的金融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这家贫困户,下一步准备采取什么脱贫措施?像这种情况县里还有多少?” “他家主要是‘三保障’问题比较突出。生产生活条件差。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之一。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领导和推动了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金融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长远谋划和有益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创性理念,开创了多项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源头活水。
草原上的天,云卷云舒宛若流动的画卷。斗转星移,古道驼铃穿越了千年时光,激荡起新时代的友谊交响。
视频画报|弘扬“中国-中亚精神”——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高光时刻 这是一次务实高效、影响深远的睦邻友好之旅,也是今年我国对中亚地区最重大外交行动。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当地时间6月17日,此次中亚之行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多场双边、多边活动,分别会见4位中亚国家元首,并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作主旨发言。从双边现场到多边峰会,习主席与中亚国家元首谈成果、绘蓝图、瞰未来。
当地时间6月16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阿斯塔纳,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谈合作成果、绘发展蓝图、瞰光明未来……习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纳日程紧凑,密集出席多场双边、多边活动,首次提出意义深远的“中国-中亚精神”,并与中亚五国元首一同擘画中国-中亚机制发展的未来新图景。
仲夏时节,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汇聚着世界的目光。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擘画中国中亚合作新蓝图,奏响千年丝路的新时代乐章。
当地时间6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返回北京。离开阿斯塔纳时,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率高级官员到机场送行。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 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
6月的阿斯塔纳,处处生机盎然。应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16日电 6月16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在中亚五国主流媒体落地播出。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贺信,对节目播出表示热烈祝贺。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两年前,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中国西安成功举行,开启中国同中亚关系新时代。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2023年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唐诗,赋予中国和中亚五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以深厚的历史韵味。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国—中亚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合作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书写了命运与共的丝路新篇。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
6月16日至18日,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两年前,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落子西安,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
时政微视频丨赤子情深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千钧。
视频:携手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凝望龙门千龛邻峭壁,细品千年瑰宝绽芳华。
“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 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来到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 宾阳三洞内,伊阙佛龛之碑“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梁丽萍 核心阅读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坚持保护为先,全方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治理为本,高标准打好综合治理攻坚战;坚持治水为要,全流域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坚持产业为重,全链条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坚持文化为魂,高水准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高地,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新篇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这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维护文化遗产安全的内在要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推动我国文艺事业从“高原”跃上“高峰”的重要举措。
6月10日,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由中国提议设立并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协商一致通过,这再次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体现了世界百年变局中的人心所向。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 2003年7月11日,全国高考录取揭榜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了题为《路就在脚下》的文章。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让石榴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注脚。 如今,这朵走过草地、沙漠、高原的石榴花,仍然香飘丝路。
6月11日,湖南长沙,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举行。“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年来,有力带动中非合作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典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今年以来,各自贸试验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