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 2025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走进企业智能工厂,了解各种类型轴承产品的性能和用途,察看智能生产线,并同企业职工亲切交谈。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情况。 轴承,被喻为工业的“关节”,是机械设备的核心基础零部件,直接影响着装备制造能力,关系着国家工业水平。
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洛阳、郑州考察调研。 19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他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听取不同类型轴承产品用途和性能介绍,走近生产线察看生产流程。
三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洛阳考察调研。5月19日,总书记先后前往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注先进制造业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既看经济发展“硬实力”,也看文化发展“软实力”。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先后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监制丨申勇 编辑丨王鹏飞 邢彬 彭汉明 摄像丨李铮 张晓鹏 石伟明 马超 段德文 钟锐 郭鸿 程铖 范一鸣 陆泓宇 录音丨程爱华。
【学习进行时】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延文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博物馆事业发展,强调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动情地回忆起往事。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如今,回望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公开活动,更显意味深长。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 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鼓励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 5月13日,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坚定指出,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郭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等重点任务,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
核心阅读 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本质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经济工作,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
《决定》提出:“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是刑事司法制度的创新改革举措,有利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彰显法治文明,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
《决定》提出:“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这一重要改革举措,对于保障和规范执法机关实施强制措施,强化对人权的执法司法保障和对产权的依法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勉励中国丹麦商会及会员企业为增进中丹、中欧友好和深化互利合作作出新贡献。这一消息发布后,在丹麦和欧洲工商界人士以及关心中欧关系发展的各界人士中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
热解读丨五月的北京,紫藤垂落如竖琴,奏响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之音。 5月13日,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4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圆满结束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国事访问后回到北京。 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今年元首外访的开篇之作,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4月17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东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习近平抵达当天,适逢柬埔寨传统新年后的第一天。
中共忻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核心阅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忻州市要以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化战略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要聚焦主攻方向,锐意改革进取,在攻坚破题中释放发展活力;要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协同联动,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凝聚奋进合力,奋力开创忻州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郭艳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决定》提出:“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举措。”这将推动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力量。
《决定》提出:“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这对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展协商民主提出了重要任务。
“中国同马来西亚是千年结好的邻居、以心相交的朋友、合作共赢的伙伴。”习近平主席如此评价两国间的深厚友谊。
(2025年4月15日,河内)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苏林总书记, 中越两国的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河内同出席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的两国代表见面,我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向你们致以诚挚问候。这是我10年内第四次访问越南,也是我今年首次出访的首站。
新华社吉隆坡4月15日电 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报》、《阳光日报》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陛下邀请,我即将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4月15日,习近平东南亚之行进入第二天,圆满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并开启马来西亚之行。 上午,习近平在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时说,中越双方要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当地时间4月14日中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河内,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四月的河内,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热烈的氛围:越南国家主席亲赴机场迎接,尽显重视;越南总理到机场送行,情谊满满;盛大热烈的欢迎仪式,彰显友好;亲切温暖的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更是将两国人民的情谊推向高潮。
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报》《阳光日报》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 马来西亚各界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围绕战略引领、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多边协作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刻指出中马是安危与共、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金边4月17日电 4月17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柬埔寨语版)在柬埔寨启播。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致贺信,对节目播出表示热烈祝贺。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大国外交即将开启新篇章。
中国元首外交2025年首次出访即将开启。 首访首站是社会主义友好邻邦越南。
4月1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两次提及“定力”:谈中西关系,指出“中方愿同西班牙打造更有战略定力、更富发展活力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谈中国发展,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桑切斯于2023年3月、2024年9月、2025年4月连续三次访华。习近平主席同桑切斯的三次会晤中,都用“战略定力”希冀中西关系,而表述也从“具有战略定力”“富有战略定力”发展为这次的“更有战略定力”。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首访周边国家。
“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越南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访问越南意义重大,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同越方领导人一道为双边关系发展举旗定向、擘画蓝图,引领两党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继续同舟共济、携手前进,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不断取得新成果。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周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今年中国元首出访开篇之作,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面向周边的首访。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习近平主席即将开启2025年首次出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周边谱写新的篇章。 应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决定》提出:“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这对人大行使监督权、履行监督职责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
王早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决定》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这是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了人民立场、人民权利、人民利益、人民力量。
中共晋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核心阅读 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晋中市要准确把握202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并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作出晋中贡献。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大海”为喻,道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一番话语掷地有声。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24年12月11日,在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成绩、说问题,强调“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当此之时,重温这些话,更觉振奋和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