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把握经济质量和总量的关系,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决定》提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这是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部署,是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举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眼下,一系列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加速落地,衔接存量政策,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有力推动经济向好向优。
在世界欢庆“中国年”之际,中国“新春外交”书写新篇章。 从2025年元旦到农历蛇年新春,习近平主席分别同俄罗斯、美国等国元首和欧盟机构领导人视频会晤或通电话进行沟通,同亚太、亚欧、拉美等地区多国政要会见会谈,向多国领导人致电,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深化睦邻友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谋新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增添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这个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年,各地经过修缮改造的历史文化空间、丰富多元的文化消费体验,让历史文化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的新图景,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徐徐绘就。
编者按:对生态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看得很重。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祝美好生活的日子,承载着天人相合、团圆和谐、国泰民安的文化认知与美好祈愿。每当重要节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都会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和大家共享祥和、共祝美好。
团圆是什么?是一个拥抱,一句承诺,一份牵挂。元宵佳节,最暖万家灯火处,最喜人间团圆时。
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如火如荼进行。截至2月1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27枚金牌。
元宵佳节,灯火如昼 一口汤圆,团团圆圆 北方“滚元宵” 南方“包汤圆” 不同地域、不同做法、不同口味 相同的是对团圆的期盼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自此良宵,大地春回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新的一年 带着元宵节里的甜蜜与幸福 满怀希望,奔向美好.
中新网2月9日电 题:20天内两赴东北,习近平谈到几个关键词 在哈尔滨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并举行外事活动后,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听取了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曾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20天内,总书记两次来到东北,足迹涵盖了东北三省。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火热展开,世界的目光再次汇聚松花江畔。 “人生能得几次搏”“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也为世界冰雪运动注入生机活力。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对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出殷切期望。新春伊始,总书记到黑龙江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吉林长春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强调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
春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辽宁和黑龙江、吉林。在辽宁,访山村、看市场、入小区、进企业,给基层干部群众送上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在黑龙江,出席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吉林,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2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长春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从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到节后赴哈尔滨出席亚冬会开幕式,再到此次吉林长春之行,短短十多天时间,总书记连续踏访东北三省。
2月7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当日中午,在开幕式欢迎宴会致辞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来到哈尔滨,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来到哈尔滨,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致辞时,习近平主席有感而发。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长春听取了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就在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哈尔滨出席了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
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回望2024年的难忘瞬间,共祝2025年多喜乐、长安宁!.
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雨彩虹。辞旧迎新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讲述不平凡的一年,温暖奋斗者,鼓舞追梦人。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间洪流滚滚向前—— 2024年,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关键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扬帆再启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走过关键一程。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十余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考察视察,四次出访国外,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席一系列重大活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取得崭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我国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明确新一年的工作重点,激发团结奋斗豪情,令社会各界深受鼓舞。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2025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文章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钟声即将响起,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2024年12月31日晚7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一) 2024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形势风云激荡。 “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重要年份。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步履不停。
高山流水,知音以伴 2024年,在习近平主席外交活动现场 常有歌声响起 音符超越语言 旋律激发共鸣 共同发展的时代交响 通江达海热情激荡 2024年9月4日晚 习近平主席夫妇举行宴会 欢迎出席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贵宾 大会堂北大厅 巨幅苏绣壁画徐徐打开 少年儿童打起欢快的非洲鼓 唱起中非歌曲 载歌载舞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 习近平主席夫妇同外方贵宾一起,向孩子们挥手致意、热情鼓掌。 点击下图聆听现场原声 欢歌相伴、并肩同行 音符与鼓点 传递着中非兄弟情谊 展示着和合共生的气度与愿景 以诚相待,自有回响 正道之声,有歌来和 回望2024 牧羊人之歌回荡在比利牛斯山间 《歌唱祖国》在阿斯塔纳唱响 塔吉克斯坦青年载歌载舞迎接贵宾 巴西歌唱家深情演唱《我的祖国》 习近平主席的海外之行 各地歌舞迎宾 这是“有朋自远方来”的盛情 更是对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热烈回响 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特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巴黎赴法国西南部上比利牛斯省访问。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
今年1月,人民大会堂巨幅壁画《江山如此多娇》前,42位外国新任驻华大使向习近平主席一一递交国书。 面对各国使节,习近平主席说:“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中国一如既往,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努力为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原标题:学习新语|“大家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我一直记在心上” 习近平主席每年的新年贺词,声声温暖,句句真情。向人民致敬,为人民打气,“人民”始终是习主席新年贺词的中心。
点击看视频 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合资企业、物流枢纽、自贸试验区,一路察实情、观进展、谋未来,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时刻记挂群众冷暖,看乡村、到社区、入企业、进校园,心之所系、行之所至!一件件民生“小事”,一次次考察调研,总书记念兹在兹是人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标注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坐标。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下,中国外交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树立了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
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着中华文明的古与今,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身体力行推动中华文化再铸辉煌。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晋城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晋城实践,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决定》提出:“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这是党中央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稳步提升我国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的重要举措。
《决定》强调:“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这明确了进一步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的目标任务,对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寄托了中国人生活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
匈牙利青年时隔15载第二次向习近平主席献花,成就一段见证“中匈友谊友好的成长”佳话;长期致力于对华友好事业的好朋友、老朋友在北京共聚一堂,聆听习近平主席阐释人民友好事业的重要意义…… 2024年,习近平主席与多国民众亲切互动,亲力亲为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搭建起更多民间交往、务实合作、人文交流、面向未来的桥梁。这些亲历者和参与者回首难忘时刻,深受鼓舞,期待继续感知中国、传承友谊。
“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进入新时代,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4次出访,数万公里行程,上百场双多边活动……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会新朋、晤老友,引领大国外交在新征程上阔步向前,以元首外交推动国际合作,用“中国行动”展示“中国担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对坦桑尼亚学者汉弗莱·莫西而言,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是“2024年最大惊喜”;在重新成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的斯梅戴雷沃钢厂,工人们聚精会神聆听习近平主席的复信;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说,习近平主席在信函中的鼓励让年轻人看到“未来是光明的”…… 2024年,从大洋彼岸的“老朋友”到热爱中国文化的“小朋友”,从文化、旅游、友好城市等主题的人文交流盛事到媒体智库等主题的论坛活动,习近平主席通过复信、贺信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全年30余次“书信外交”,架起人民相知相亲的桥梁,传递着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共同发展的诚意和温暖。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24年,从乡村到社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步履不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把脉定向。
【本期导读】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
新时代,“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人“用得上”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