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治,要在得法。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站在哈萨克斯坦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希望的土地,脑海中总会浮现习近平主席2013年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哈时的深情讲述: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合作共识,共绘合作愿景,展望合作方向……中国同中亚国家在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中形成“中国—中亚精神”,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互利共赢、行稳致远。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从一场对话,到一个机制,再到一种精神,中国中亚关系在短短几年间大踏步前行,用这句古语探寻它的历程颇为贴切。
山西省文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艺界责无旁贷的重大政治任务。山西省文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引领山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锚定三晋文艺发展航向,紧扣时代脉搏,推动三晋文艺活动出彩,厚植人民情怀,奏响三晋文艺奋进强音,聚焦职能使命,培育三晋文艺人才梯队,坚持守正创新,奋力谱写三晋文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立忠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这是新形势下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信息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
6月16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阿斯塔纳不到48小时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十余场多双边活动,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叙传统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发展蓝图,达成百余项合作成果。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之一。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领导和推动了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金融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长远谋划和有益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创性理念,开创了多项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源头活水。
草原上的天,云卷云舒宛若流动的画卷。斗转星移,古道驼铃穿越了千年时光,激荡起新时代的友谊交响。
视频画报|弘扬“中国-中亚精神”——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高光时刻 这是一次务实高效、影响深远的睦邻友好之旅,也是今年我国对中亚地区最重大外交行动。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当地时间6月17日,此次中亚之行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多场双边、多边活动,分别会见4位中亚国家元首,并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作主旨发言。从双边现场到多边峰会,习主席与中亚国家元首谈成果、绘蓝图、瞰未来。
当地时间6月16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阿斯塔纳,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谈合作成果、绘发展蓝图、瞰光明未来……习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纳日程紧凑,密集出席多场双边、多边活动,首次提出意义深远的“中国-中亚精神”,并与中亚五国元首一同擘画中国-中亚机制发展的未来新图景。
仲夏时节,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汇聚着世界的目光。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擘画中国中亚合作新蓝图,奏响千年丝路的新时代乐章。
当地时间6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返回北京。离开阿斯塔纳时,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率高级官员到机场送行。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 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
6月的阿斯塔纳,处处生机盎然。应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16日电 6月16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在中亚五国主流媒体落地播出。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贺信,对节目播出表示热烈祝贺。
6月10日是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浙江绍兴城西,浙东古运河碧波荡漾,流淌着一段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
“先舀一瓢水,搁在嘴里,再吐到手上抹脸”,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董建新的演示,让时光倒流至十多年前的陇中山沟。 这座三面环山、干旱少雨的定西村落,曾把“省水洗脸”当作生存智慧。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我在福建沿海地区工作了将近18年,对海有浓厚的感情”“要发扬优势,做好‘海’的文章”“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的关注一以贯之。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绿化祖国必须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 护绿,是国土绿化的重要保障。
6月7日,万千高考学子奔赴考场,为青春和梦想奋力一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青年成长成才,他常常走到青年中间,与他们谈梦想、论志向。
“绿化祖国必须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 兴绿惠民,点绿成金。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属于高三的青春纪念册,总是写满关于梦想的故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王早霞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业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领域。
刘书明 核心阅读 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要认真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活力,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一片恢宏的建筑群掩映于青山茂林之间。这里就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今年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来到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 宾阳三洞内,伊阙佛龛之碑“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乘一叶轻舟,穿行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目之所及,树绿花繁,鸟飞鱼跃,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
“绿化祖国必须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 扩绿,是一项绵绵发力、久久为功的事业。
“生态文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大江南北的山水草木,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厚情怀。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日。 22年前的这一天,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部署推动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千万工程”启动。
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两年前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己多年来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深邃思考娓娓道来。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坐落在青山茂林间。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 从西周何尊上的“宅兹中国”,到云梦简牍中的家国情怀,从秦朝的“车同轨、书同文”,到汉唐气象、宋元风韵、明清华彩……溯源上下五千年,凡是过往,注定在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印记。
不久前,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与交易;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办,聚焦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习进行时】“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祝全国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鸟元素在商代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原标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望新时代少年儿童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新征程上,少先队要高举队旗跟党走,聚焦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点击看视频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畔的之江小学曾是一所山区小学,办学条件艰苦。2004年5月17日,学校在浙江省的帮扶下启动整体迁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专门前往南充,亲自为新校区培土奠基并嘱托首任校长,一定要把这所学校建设好发展好,把贫困山区的孩子早日培养成才。
6月,万物并秀,生机勃发。孩子们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
品尝香粽,制作香囊,龙舟竞渡……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就像一条纽带,连接历史和当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