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建生
核心阅读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七个聚焦”中位居其首的要求。必须深刻认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重点突破,着力破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部署未来五年重大改革举措时,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置于“七个聚焦”之首,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意义重大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换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机活力的不断激发,并在显示出巨大制度优越性的过程中证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体制,也是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牵引。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形势,面对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宏观调控效能,构建完备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要求,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健全、不充分,市场激励和要素流动不充足、不通畅,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经济活力不高、不强等制约“牵引作用”发挥的问题,从根本上需要以更高水平与更高标准的经济体制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而有效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牵引作用。《决定》要求“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是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的突破创新,进一步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生机活力的现实要求,更体现了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动力和机制要求。
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本质上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始终围绕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发力,保证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持续健康运行。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能够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运行体制,是高起点发展基础、高效率资源配置、高效能宏观调控、高标准判断尺度的统一体,具有完备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能够有效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由此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决定》以“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明确要求,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另一方面,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是一切由市场“说了算”,而是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在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在保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管好单纯由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实现“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发力,不断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重点突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创造,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创造活动的拓展与跃升,要针对影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任务、聚力攻坚克难。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长久之策。所以,《决定》强调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涵盖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完整内涵,既包括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也包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只有在不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才能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入活力。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活力,实现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重要前提是实现供给端充分协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实践表明,从市场基础设施的连通、要素市场的统一等方面,规范市场秩序,深化体制改革,破除地方保护,形成基础制度规则、市场设施联通,要素资源、商品服务市场和市场监管统一的大市场,是在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资本和技术在不同区域间的充分流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高效物流网络,提升物流效率,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权责明确的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置性要求。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一系列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企业退出制度等为重点,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另一方面,要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为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更好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提升政务信息共享和跨领域跨层级监管能力建设,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在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和动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山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为重要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山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当前,我省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必须以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山西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全省在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更好带动其他领域改革落实落地。
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按照《决定》精神,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实践中,推动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来运营。要推进国有产权资本化运营,提高国有产权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必须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监管体制,形成责权利明确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回归实业、深耕主业,实现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度融合。
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抓住当前促进民营企业向好发展因素持续累积的机遇,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建立完善民营经济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优化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升级换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实现公平竞争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反垄断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构建市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不断强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一流市场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要结合山西实际,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统一市场建设,破除阻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障碍,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土地等各种要素的活力,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前,要特别围绕加快推进创新生态建设要求,坚持市场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路径,推动生产要素的配置向创新领域、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倾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作者为山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教授)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