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5月2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发布。这份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方面面,构筑了全景图,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其中不少和你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统筹合作和斗争,坚持我国发展中国家定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坚决抵制不合理的“碳干涉”诉求。
要着眼全省回应群众期盼、保障民生福祉、厚植执政基础作出的重要部署,迅速行动起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精准高效处置问题线索,强力推进案件查办,纠风治乱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切实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深圳莲花山,一棵迎风而立的高山榕,挺拔茂盛。树前一方花岗石碑上,镌刻着“习近平手植树”。
矢志复兴的民族,一步步拾级而上。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繁体版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近日由联合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在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在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一个开拓进取、笃行不怠的中国,一个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中国,必将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开辟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4年3月9日,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一本笔记。 当时,来自安徽省滁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祥安向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乡亲们的问候和邀请。
时间,镌刻改革足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有这样一些地方,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实践,体现出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优良品格,凝聚了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到这些改革开放的标志地,宣示改革的决心,汲取创新的智慧,擘画美好的蓝图。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又走到了一个重要时刻——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
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时,曾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 十一年过去了。
2023年,蕴含着“中国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国”的深邃思索,中国元首外交亮点纷呈,持续吸引着全球目光。 动荡不安的世界,勇毅前行的中国。
天天学习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中央八项规定,短短600余字,涉及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多方面。
天天学习“生态”为笔,以“绿”着墨。 在春天,培植一抹绿色希望。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要端正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从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强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每个经济“细胞”的活力,营造发展动力更足、开发层次更高、市场活力更强的良好发展环境。
打开电视、收听广播、浏览网页……对于14亿多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年一赴的“约定”——辞旧迎新的时刻,于夜色斑斓、万家灯火中,以各种方式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 字里行间,不仅有经历的风雨、美丽的风景、沉甸甸的收获,更有来年的目标、未来的计划,令人回味无穷。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新征程开辟新的天地——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登高壮观,江山如画。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展现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的大国担当,期待中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以坚实的步伐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信心,表示愿与中国携手同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举办主场外交,出席国际会议,会晤老朋友、新伙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历数一年来中国外交的高光时刻。”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对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印象尤为深刻。
从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人们读出一个自信自立、坚守公义,为动荡世界注入宝贵信心和动力的中国。”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再次着眼和平与发展,呼唤合作与共赢。“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中国人民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前途”……从历年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轨迹里,人们清晰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相互交融、彼此成就,真切地感知着中国领导人如何从全人类共同福祉和自身实践出发。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23年12月31日19时,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2023年 我们接续奋斗 砥砺前行 经历了风雨洗礼 看到了美丽风景 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时光 见证非凡的领航 人民永远是 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让我们一起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世界和平安宁 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 策划丨史伟 王鹏飞 编导丨邢彬 贾林 姚瑶 赵婷 制作丨韦钧富 郭鹏 贺煜 赵钰婷 音编丨毛薇薇 拍摄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政摄像团队。
这些年,每年最后一天的晚上7点,一个温暖的声音,都会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从北京传向全球。这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
”二〇二四年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娓娓讲述即将过去一年砥砺初心的不懈奋斗,深情回首伟大祖国迈向繁荣复兴的坚实步伐。“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令王土英感慨“赶上了好时代”。实验室内,海水过滤采集作业紧张进行……繁忙中,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通过网络信号传到船上。巩文表示,中国考古博物馆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努力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做好考古成果的研究、阐释、宣传工作,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诠释好“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为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贡献力量。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假日旅游人潮涌动,电影市场红红火火, “村超”、“村晚”活力四射,低碳生活渐成风尚,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访民生、问冷暖,强信心、谋发展,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温暖瞬间,记录着总书记对人民群众最深的牵挂。
“我的心同大家、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深情地说。听民声,问冷暖,察民情……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的考察调研,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红线。
“贺词里的民生情怀”之二·点赞 |“每个人都了不起”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在每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都深情关切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奋斗的追梦人,深情感佩“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
近日,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等13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强化常态化监管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省委、省政府建设‘数字山西’实现‘数字转型’的战略布局,提升我省平台经济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监管机制。
发挥重大项目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进一步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 新征程上,如何赓续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传承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 探“馆”寻根,与非遗传承人、文物保护工作者亲切交流;出席重要会议,提出“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致贺信、作重要指示,部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调研、一路思索,“文化足迹”里浸润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的思考与谋划。
《条例》共8章58条,突出思想引领、聚焦备战打仗、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体系设计,落实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要求,从体制机制、职能定位、组织流程等方面对新时代运输投送工作进行调整规范,为提高运输投送能力和质量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2023,有一串足迹,从“极北之地”到南海之滨,踏遍大江南北;有一份牵挂,从一村一寨到一家一户,时时放心不下。为民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从5个方面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贡献: 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锻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缔造了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