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刘晓哲
“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之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我们应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优势特点,不断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七个聚焦”之一,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等改革任务在山西的落地落实,把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到我省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更好凝聚起全省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渊源
从理论渊源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坚持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又汲取了中国传统治理智慧的精华,是“两个结合”在社会政治制度和治理方式中的鲜明呈现,其本质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饱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人民情怀,是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智慧结晶。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实质内涵。共产主义不仅仅是建立无产阶级的民主,而且是建立取代了阶级统治本身、实现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体,最终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中,广大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真正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能实现国家有效发展的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丰富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扎根于我国文化沃土,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中华文化中向来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14亿多中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重民、利民等核心政治理念变为现实。再如,中华儿女向来主张“和合故能谐”,我国协商民主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作主,致力于找到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正是秉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庸”“和合”的内核。又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战略思维,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特征,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方式的运用。
深入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历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理想追求,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确定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扛起为人民争得真正民主的大旗,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对人民民主的价值、组织、制度体系等进行不断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创造性地推进民主选举和民主政权建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中央苏区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始探索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党成立边区政府,按照“三三制”原则,以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各级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逐步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确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又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宪法。由此,我国逐步建立起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构成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完整制度安排,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集中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成为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标志性成果。
全面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特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四个相统一”。一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的统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有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五个相互衔接的环节,人民群众通过上述环节的民主参与,选举出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代表,对重大事务进行协商、拥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又可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二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程序民主是指民主的实现形式和制度安排,包括民主的制度架构、运行机制和特定程序等,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法律法规、工作制度等都按照程序产生。实质民主是指人民已经享有的民主权利和价值目标,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保障人民的投票权而且确保人民拥有广泛的参与权,不仅重视对人民的政治承诺而且确保这些承诺得到实现等。三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统一: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地域广阔,间接民主主要体现为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同时,人民也可以依法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制度安排直接参与基层的民主实践,对政府或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建议、举报监督等。四是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党和国家不断完善人民表达意愿的平台和载体,立法机关通过一定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上升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全体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真正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这“三个全”,是指人民民主贯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链条”,贯通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全方位”,实现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事业和各项工作“全覆盖”。在我国,人民不仅有选举、投票的权利,也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能有效实现意愿;不仅能推动国家发展,也能共享发展成果。在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构建起一个广泛、真实、有效的民主体系,实现了广大人民的广泛持续参与,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最广泛: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持续参与,各个民族平等享有,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群体均实现全面覆盖的民主体系,是最广泛的民主。最真实: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装饰品”,更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它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主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那些“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最管用: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能保障人民权利、实现人民意志、表达人民诉求,有效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真正使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起全体人民的力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现代化发展的规律表明,民主化与现代化相生相伴。民主化既是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现代化的使命之一;既是发展现代化的手段,也是发展现代化的目的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和全局性意义。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助于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化,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保障了人民在各领域各层次的有序政治参与,具有顺民心、齐人心、强共识的强大政治优势和制度效应,能够让民主实践融入普通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做到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说了算。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一定能最大力度凝聚人心,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激发起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助于提升治理效能。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人民的意志贯穿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环节各方面,开辟了依靠人民民主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把现代民主制度有机嵌入国家治理机制、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发展空间。(作者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