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泰文版推介会日前在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举行,中泰两国各界代表120余人与会。
11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这12个字要求蕴含深意。 这是继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重大战略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
11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的简称,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立潮头的长三角,正在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队伍,有力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核心阅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晋城市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扛牢政治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能力本领,强化作风建设,以实干担当促进发展。
要加强村民德治教育,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充分利用村中事和身边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崇德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促进乡村社会长治久安、文明和谐。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李强蔡奇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习近平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六是制定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
11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干杰、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李强蔡奇出席 新华社上海11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 五年前,总书记登上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俯瞰上海城市风貌时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初冬时节,黄浦江畔,一场凝结申城科技创新实践的“科技创新成果展”上线。11月29日,正在上海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上海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上海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情况。
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创新力量潮涌澎湃。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集中了全国1/3以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全国一半左右的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5大国家级科创中心有3个落子长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
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提到马尔代夫,你会想到什么?碧海蓝天、椰林树影、缤纷珊瑚……一部部关于马尔代夫的电影,向我们展示了它作为旅游天堂的魅力。可就在这里,修建一座跨海大桥却是当地几代人的梦想。
中国日报上海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举办。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2023年中国学贡献奖得主卜正民(Timothy Brook)表示,中国和世界应加强相互理解、减少偏见。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就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强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22年10月28日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 他感慨地说: “殷墟我向往已久, 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 古为今用,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空间的构建作出重要论述,强调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一书近日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饮水思源、牢记嘱托......” 在闽西北山区常口村,立着一块特别的村规民约碑,村民们对碑上的话都熟记于心。 26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
指引方向:为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提出网信工作“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网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许雪毅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朱熹是南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朱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实验室考察调研,详细了解这个在信息化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实验室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当了解到科研人员通过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还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并勉励全体科研人员,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助力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数字社会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我国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网络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回答了关于网络信息的各方面问题,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阐述,一起了解中国的网络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长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并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及重要讲话,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展示了中国对网络空间人类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