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朔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核心阅读
当前,朔州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中国式现代化朔州图景正在系统谋划推进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朔州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朔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朔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朔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首要议题,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不断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热情。
扛起能源革命重大使命,推动基础优势产业提档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以“制度、体制、体系”三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对于朔州市来说,实施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用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政策、推动能源革命的一次重要破题。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项目高度契合山西省能源革命战略部署和朔州市打造“四大高地”战略布局,符合中煤“两个联营+”的发展模式,也有利于平朔矿区构建多能互补新型能源体系。中煤能源集团将依托朔州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开工,携手共创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朔州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现有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传统优势,推动煤电产业提档升级;聚焦绿色技术推广、能源产业改造提升,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分类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提升煤炭绿色开采水平,提高煤炭先进产能占比,建成13座智能化煤矿,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煤矿实现智能化全覆盖,进一步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促进现代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按照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中煤平朔煤制烯烃重大项目建设”部署,聚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利用中煤平朔矿区煤、电、化、水、新能源一体化优势,攻关突破晋北高硫、高灰、高灰熔点“三高”煤气化难题,取消燃料煤,耦合新能源,建设山西首个大型煤制烯烃项目,打造山西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标杆。
在全力推进传统优势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朔州市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力调峰能力建设,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环保高效煤电机组;加快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完成80万千瓦改造任务。蓄势赋能,厚积薄发。乘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朔州市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力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朔州市着眼绿色转型,有序发展风电、光伏和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中,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并重,在盐碱地、荒山荒坡等集中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利用采煤沉陷区中受损的未利用地推进光伏项目建设;推广“光伏+”融合模式,积极推进农光互补和林光互补项目,发展装配式建筑光伏、光伏建筑工程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光伏发电与建筑、交通、农业等产业和设施协同发展,全力推进中煤平朔600MW离网制氢等项目建设,打造华电朔州平鲁2200MWp平价光伏基地、应县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一批光伏项目。
在推进风电发展工作中,朔州市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系统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稳步开发风能资源,推进建设山西华电应县梨树坪50MW风电项目、国电投右玉高家堡风电场100MW工程项目等一批风电项目建设。同时支持发展风电营运维修基地,支持推进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并加快推动配套外送风电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促进区域内部统筹消纳以及跨省跨区消纳。
朔州市还提升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生物质天然气和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稳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示范推广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项目。在地热资源丰富的重点区域,合理推进浅层地热能利用,逐步加大地热能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机构的应用。
注重科技赋能,打造全国一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工信部确定的首批全国12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之一,朔州市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转型的重要抓手,不断拓宽固废综合利用渠道,研发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分享固废综合利用新成果,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力书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前不久,桑干河·第十一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在朔州市召开,在此次大会上举行了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共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211亿元。这是朔州市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变废为宝”激活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朔州市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转型综改的重要抓手,加大技术改造步伐,走出了一条“煤电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坚持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摆在突出位置,依托国家、省科研院所和平台机构,不断探索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渠道,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在朔州诞生,产品深受市场认可。
作为“山西省煤矸石高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煤矿固废煤矸石为原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煅烧高岭土的资源综合利用型科技企业。而像这样以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为主的企业,朔州市有近百家,其中煤矸石利用企业近50家、粉煤灰利用企业近40家、脱硫石膏企业7家,初步形成了以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等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3%。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明确提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朔州市立足煤炭资源禀赋和能源产业优势,着眼“双碳”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全面改造提升能源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努力放大集链成群、聚群成势规模效应。不久前开工的2024年三一朔州光伏全产业链项目主要包括智能化拉晶、大尺寸超薄切片、高效N型电池、超高功率组件、数字化光伏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全产业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各环节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国内行业一流。三一硅能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三一硅能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制造基地。
朔州把谋划实施绿色低碳重大转型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首要任务。总投资1.35亿美元,占地面积约230亩的长庚金晶半导体级高纯硅材料项目在朔州低碳硅芯产业园区开工。今年,朔州市将建成13座智能化煤矿,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煤矿实现智能化全覆盖;全市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825万千瓦;新建5G基站330座;全市政务信息系统上云率达到100%;打造“5G+行业”应用生态……推进新型工业化,布局新质生产力,项目建设是关键,培育产业是重点。朔州市全面发力产业项目,铺排实施项目1193个,年度计划投资837.48亿元,是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倍以上;其中产业项目519个,年度计划投资473.37亿元。朔州市以重点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为抓手,梯度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发展壮大低碳硅芯、新材料、高端陶瓷等产业,形成集链成群、聚群成势规模效应。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朔州建市35周年。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朔州市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牢记建市初心,勇立潮头、善为人先,勇担转型综改、能源革命、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等重大使命任务,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朔州美好画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