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释放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
2018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考察时同村民打招呼。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悬崖村”。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感受大国外交的情义、信义、道义 新华社记者 郝薇薇 当今时代,动荡加剧,变乱交织,迷茫和焦虑情绪也在上升,世界渴望稳定性、可靠性、方向感。瞩目习近平主席的东南亚之行,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互动,世界找到了“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源泉”,也看到了变局激荡中大国应有的样子。
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习主席今年首访圆满收官。一连串真挚的声音,串联起这场充满合作与友谊的元首外交。
4月14日至18日,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习近平主席东南亚之行,行程满满。 除了赓续传统友谊、谱写合作新篇,习主席此行还推动中国与三国开展丰富多元的人文交流,进一步拉紧民心相通的纽带。
4月14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今年元首外访的开篇之作,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树立了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应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17日至18日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9年再次访问柬埔寨。
习近平主席此次东南亚之行,推动务实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 4月14日,在越共中央驻地,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会谈后,共同见证中越双方签署的45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示。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东南亚三国。今年中国元首出访开篇之作、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面向周边的首访中,往访国的接待凸显高规格,礼遇中有三个关键词值得回味。
当地时间4月17日上午,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瞬间: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应西哈莫尼国王邀请,习近平主席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专机抵达时,西哈莫尼国王率夏卡朋亲王、阿伦公主等王室成员,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国会第一副主席以及五位柬埔寨政府副首相在机场迎接。
4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圆满结束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国事访问后回到北京。 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今年元首外访的开篇之作,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4月17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东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习近平抵达当天,适逢柬埔寨传统新年后的第一天。
中共忻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核心阅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忻州市要以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化战略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要聚焦主攻方向,锐意改革进取,在攻坚破题中释放发展活力;要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协同联动,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凝聚奋进合力,奋力开创忻州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郭艳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决定》提出:“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举措。”这将推动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力量。
《决定》提出:“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这对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展协商民主提出了重要任务。
“中国同马来西亚是千年结好的邻居、以心相交的朋友、合作共赢的伙伴。”习近平主席如此评价两国间的深厚友谊。
(2025年4月15日,河内)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苏林总书记, 中越两国的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河内同出席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的两国代表见面,我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向你们致以诚挚问候。这是我10年内第四次访问越南,也是我今年首次出访的首站。
新华社吉隆坡4月15日电 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报》、《阳光日报》发表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陛下邀请,我即将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4月15日,习近平东南亚之行进入第二天,圆满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并开启马来西亚之行。 上午,习近平在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时说,中越双方要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以此为基本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划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这两条“链”的关注一以贯之。
春日暖阳下,北京友谊宾馆飞檐流阁、庄重典雅。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你在社区里干了这么久,很踏实。社区书记是‘小巷总理’,管的事特别多,很不容易。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明确要求。
“青春版《牡丹亭》,20多年演出500多场,收获观众百万,无数年轻人被‘圈粉’……” 3月5日,在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柯军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守正创新让传统戏曲重焕光彩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肯定道:“青春版《牡丹亭》,确实年轻人爱看。
《决定》提出:“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这是加强耕地用途引导和管控的有效手段,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大举措。
《决定》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郭艳 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只有锚定目标,干字当头,狠抓落实,才能继续保持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战略定力,高质量完成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牛颐媛 宋军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思政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讲深、讲清、讲透、讲活爱国主义,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学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刘晓哲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
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监制丨申勇 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 彭汉明 卢心雨 摄影丨李铮 石伟明 马超 段德文 郭鸿 程铖 范一鸣 录音丨孙洋。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是经济大省的显著特点。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
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监制丨申勇 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彭汉明 邢彬 姚瑶 摄影丨李铮 石伟明 马超 段德文 郭鸿 程铖 范一鸣 录音丨程爱华。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人民”二字,在总书记心中重千钧。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2025年全国两会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励志短片《主角》。
每年全国两会“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总会与代表委员们亲切互动、坦诚相见。在面对面深入交流中,常有代表委员用照片向总书记展示家乡的今昔对比或最新面貌。
时间镌刻奋斗足迹,历史见证壮阔征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中国正在书写一个个人间奇迹。
近日,“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来到古都西安,外国游客在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体验糖画、漆扇等非遗互动和汉服变装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高涨,不仅票房接连创造新纪录,也点燃了四川、天津、河南等地的文旅热潮……文化如同一把密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激发了消费潜力与活力。 文化带来的消费火热背后,是文化和科技、旅游等融合创新的深入推进。
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长期在地方工作,尤其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省份工作,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百姓冷暖、民生福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59次“到团组”, 听取数百名代表委员发言……一桩桩、一件件,关乎群众幸福指数的“小事”,总书记问得很细、很实、很深。
2025开年 祖国大江南北 活力满满,精彩纷呈 大国重器,惊艳亮相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哪吒2》屡创纪录 China Travel热潮涌动 DeepSeek横空出世 亚冬赛场捷报频传 …… 我们在平凡中追寻生活的美好 在烟火里感受无限生机与活力 “梦虽遥,追则能达; 愿虽艰,持则可圆。”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每个拼搏的你 都是活力中国向上的力量! 出品人:钱彤 赖向东 常爱玲 统筹:齐慧杰 王建华 监制:宋君毅 毕晓洋 策划:张超帆 王朝 雷丽娜 编导:卢烨 屈彦 记者:屈彦 张玉洁 设计:殷哲伦 编辑:徐步云 白泽 刘申一(实习)。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两会“下团组”时,谈起粮食安全的话题。 “必须保持自主性,保证一个可控的自给量、自给率。
珠江口旁,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忙着为首次科考任务做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 文章强调,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王立忠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决落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工作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决定》提出:“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这是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大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体系的必然要求。
李效东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其中第二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征程上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原则,在思想上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