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炼)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3月20日,省工商联与工行山西省分行在太原联合举办“金融助企 提质向新”金融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会议中,省工商联与工行山西省分行联合发布了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11市工商联、10家省级商会、32家民营企业分别与工行相关机构签约。
开栏语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我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在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难题等方面持续发力,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清晨,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轻柔地洒在河津市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教室里。一个个婴幼儿如同欢快的“小鸟”,在这里开启一天的托育生活……一场围绕“托育服务”的改革,正在河津这座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推进实施建设项目1426个。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排全省第一,完成率排全省第二; 年度计划投资8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57.4亿元,完成率106.4%; 计划产业投资410.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6亿元,完成率1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排全省第二。
怀仁陶瓷企业贴花车间工人正在贴花。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李青林正在彩绘。
“这是我的‘新同事’,共事以来,靠谱得很。”3月13日,指着在绞车机头不停穿梭的瓦斯智能巡检机器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水峪煤业瓦检队职工雷生平介绍道。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全自动生产线一字排开,智慧型引导运输车来回穿梭,蓝色的机械手挥舞“手臂”上下翻飞灵活操作,切片机、清洗机、分选机等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穿着无尘服卡控每一道工序生产质量。3月10日,在朔州市平鲁区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单晶硅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新能源产业项目生产的整个场景。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年产100万吨薄带铸轧项目施工现场。本报记者周明飞摄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古耿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本报讯 “井上看见井下、井上控制井下”,3月6日,走进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管控平台,有条不紊地对矿井的各项工作进行远程指挥和协调,巨大的调度大屏上清晰可见矿井各地点的运行情况。 作为我省智能化建设试点煤矿,玉溪煤矿于2021年建成超融合数据中心,实现地面与井下数据实时传输联动,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2月6日,踏着春天的脚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在长治举行。安博泰克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等长治市的55个重大利好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吹响了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冲锋号”。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康煜)近日,2025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艺术创作重点工作。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马永亮)2月28日召开的山西省审计工作会议暨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做实研究型审计,以全力推动和保障宏观调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为主线,科学规范开展审计监督,以更好的审计作为护航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更好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机制,完善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上级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审计委员会的领导,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郝薇)特种设备无小事,安全责任重如山。2月28日,记者从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座谈会暨全省特种设备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部署会上获悉,2025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将牢牢把握“一建两强三管四安”的工作着力点,切实避免一般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特种设备安全环境。
主讲人:龙平平大同市天蓝水净,宜业宜居。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三晋百姓安居乐业。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记者李若男)2月20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并召开全省医药企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面对面听取企业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2月21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持续引深“2024·33333强基行动”,以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监管新模式,全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切实加强储备粮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
2月15日,±800千伏特高压雁门关换流站,6台巨型换流变压器轰鸣不息,5100个数据点位在智能大屏上耀如星河。站长时伟光指着监控系统向记者介绍:“这里显示每天约1.5亿千瓦时电能跨越六省,点亮长三角万家灯火。
作为全省煤炭产量第一县区,平鲁因煤而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90%的财政收入依赖于煤电行业,煤炭价格的变动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极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极为迫切。
2月13日,走进位于阳泉矿区的晋能控股集团华越华益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高精密数控设备发出“嗡嗡”声响,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加工工段长芦富春介绍说:“随着焊接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加工、自动流水线等生产规模化的布局和落地,依托智能装备、数字管理支撑,企业产品成套化、数智化、高端化步伐越走越快。
本报太原2024年12月3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实施城中村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城中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2024年12月31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卫再学表示。
本报太原1月2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1月2日上午,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天气相较往年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我省采取多项行动保障粮食安全。 上下联动、合力推进,落实落细粮安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本报太原1月2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今天上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特优农业,瞄准关键核心,强化农业科技装备现代化建设,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3%,科技为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转型综改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使命的一块‘试验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转型综改示范区视察,提出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嘱托。
本报太原12月27日讯(记者王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在12月27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崔俊林表示:“2023年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锚定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坚持用数字经济赋能、用现代服务业支撑,着力构建‘2+1’主导产业体系。紧紧围绕链主链核企业开展存量挖潜和增量引入招商,与链主链核企业同频共振,练出绣花功底、发展耐心经济,不断强化服务质量和能力,推动产业链持续良性高效发展。
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众禾壹心全球共享甜品数字化智造工厂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近年来,全省各开发区在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以智能制造为引擎,驱动新质生产力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开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优势,在新就业形态的快速演进中,党建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某企业负责人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观看政府采购流程视频。本报记者李若男摄 打开山西省政府采购网,各种物资、服务、管理方面的采购信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11356’新发展格局,一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研究、活态化传承,努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转型发展‘硬支撑’”。12月25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表示。
本报太原12月25日讯(记者王媛)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山西积极参与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用山西考古成果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介绍,我省聚焦“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依托芮城西侯度、襄汾陶寺等重要遗址,系统布局,着力推进田野考古实证,夏县师村出土6000年前石雕蚕蛹,兴县碧村遗址、霍州陈村瓷窑址分别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既丰富了山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直根的历史内涵,又多个角度在文明实证上贡献山西力量。
本报太原12月25日讯(记者王媛)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225座,全年举办陈列展览781个、教育活动7694场,总参观人次超过3000万人次。 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表示,为持续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我省从三方面着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本报太原12月23日讯(记者王蕾)“山西不仅是煤炭大省,煤层气资源也很丰富,产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我们多措并举,将煤层气打造成我国天然气自主保障的重要补充气源。
本报太原12月23日讯(记者王蕾)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能耗强度降幅保持在全国前列,在2021—2022年度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中被评为“A”级,受到国家通报表扬。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能耗强度同比下降2.3%,超过年定目标(下降2.0%)序时进度要求,预计全年能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报太原12月23日讯(记者王蕾)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能源局副局长王义成表示,一年来,电力现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和能源电力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来看,一是提升了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电力现货市场形成的电价信号,真实反映电能资源的时空价值,激励各类电源在高峰时段顶峰发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12月23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进入四季度以来,我省各地企业铆足干劲抢进度、赶订单、忙生产,加速实现“智造”转型,奋力打好年度“收官战”,力争实现“全年红”。 详情请点击视频 ↓↓↓ | 总监制:郝宪刚 | 监 制:祁朝晖 | 值班主任:段 巍 | 制片人:栾 静 | 校 审:代静波 | 责 编:宋秀芬 | 记 者:贺相田 王 茜 晋城台 长治台 忻州台 | 图文编辑:王鑫杰。
冬日渐寒,北方地区已进入农闲季节,但在潞城区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内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园区内的香菇大棚被厚厚的棉被覆盖着,仿佛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
鹏飞集团加氢综合能源岛(资料图片) “吕梁制氢成本每千克8元至10元,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规划在2030年实现氢气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投运氢能车辆3万辆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本报太原12月17日讯(记者姚凡)政府投资基金是围绕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大战略和重点产业开展投资活动的耐心资本。在17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马爱锋介绍,目前,全省已设立12只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投放项目逾200个,投放资金460亿元,有力支持了一批我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企业及项目。
本报太原12月17日讯(记者姚凡)在17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潘跃飞表示,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正在抓紧谋划并推动实施一系列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主要包括扭住“一个重点”、突出“两个方向”、用好“两个市场”、夯实“一个塔基”、守好“一个底线”。 重点抓好落实新的“国九条”。
本报太原12月18日讯(实习记者李京益)在今天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税务局总会计师杜飞彪表示,从税务部门根据增值税发票数据开展的行业销售和购进运行分析来看,今年1—11月,全省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主要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等六个方面。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家里的洗衣机用得时间长了,正好听说有活动,就换成新款智能洗烘二合一机子,没想到优惠这么多。”12月12日,家住朔城区站北小区的居民李福平难掩喜悦之情。
平定县柏井镇甘桃驿村,84岁的王福科老人因残疾,很少出门。 今年,在平定县民政部门的支持下,老人家中进行了相应的适老化改造,庭院配备了台阶扶手、无障碍坡道,还添置了适老化椅和可移动马桶,并对家中的老化电路进行了更换。
近年来,临汾市尧都区致力于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样板区、高标准治理示范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营商环境最优地、要素资源集聚地,取得可喜成绩。 尧都区委、区政府把稳增长、拼经济摆在首位,全力以赴抓项目、谋发展。
中国银行晋城市分行推出“中银知贷通”“科贷通宝”等授信产品,为企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位于晋城光机电产业园区的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受益者之一。图为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太原中北高新区“标准地”改革创新,不仅推动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也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图为中北高新区主楼(资料图片)。
“去年开始,我们小区院里路平了、灯亮了,还新修了带状花园。过去每到下雨就满院泥泞的景象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生活得很舒心!”12月2日,大同市平城区御河街道的梧桐苑小区居民刘艳婷高兴地对记者描述着小区环境这两年的改变,而这些变化与小区新成立的党支部密不可分。
“在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我们会按照市总工会关于推进派遣人员建会入会建议书的内容,再签一份补充协议。”日前,忻州兴达劳务派遣公司总经理何程明向记者展示了用人单位签订的一沓子补充协议。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优质教育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样板区。”12月10日上午,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表示。
冬日时节,山城阳泉。狮脑山,松涛阵阵;桃河水,穿城而过……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