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踏着春天的脚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在长治举行。安博泰克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等长治市的55个重大利好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吹响了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冲锋号”。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康煜)近日,2025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艺术创作重点工作。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马永亮)2月28日召开的山西省审计工作会议暨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做实研究型审计,以全力推动和保障宏观调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为主线,科学规范开展审计监督,以更好的审计作为护航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更好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机制,完善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上级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审计委员会的领导,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本报太原3月2日讯(记者郝薇)特种设备无小事,安全责任重如山。2月28日,记者从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座谈会暨全省特种设备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部署会上获悉,2025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将牢牢把握“一建两强三管四安”的工作着力点,切实避免一般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特种设备安全环境。
主讲人:龙平平大同市天蓝水净,宜业宜居。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三晋百姓安居乐业。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记者李若男)2月20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并召开全省医药企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面对面听取企业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2月21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持续引深“2024·33333强基行动”,以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监管新模式,全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切实加强储备粮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
2月15日,±800千伏特高压雁门关换流站,6台巨型换流变压器轰鸣不息,5100个数据点位在智能大屏上耀如星河。站长时伟光指着监控系统向记者介绍:“这里显示每天约1.5亿千瓦时电能跨越六省,点亮长三角万家灯火。
作为全省煤炭产量第一县区,平鲁因煤而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90%的财政收入依赖于煤电行业,煤炭价格的变动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极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极为迫切。
2月13日,走进位于阳泉矿区的晋能控股集团华越华益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高精密数控设备发出“嗡嗡”声响,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加工工段长芦富春介绍说:“随着焊接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加工、自动流水线等生产规模化的布局和落地,依托智能装备、数字管理支撑,企业产品成套化、数智化、高端化步伐越走越快。
作为全省煤炭产量第一县区,平鲁因煤而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90%的财政收入依赖于煤电行业,煤炭价格的变动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极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极为迫切。
今年,我省财政部门将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两重”“两新”支持力度。图为市民在政府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前往商场购买家电。
本报太原2月16日讯(记者郝薇)2月11日,在并召开的全省市场监管暨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重点锁定七方面工作,创造更多市场监管“山西模式”“山西经验”。 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省内黄河干流长965公里,占黄河干流总长的近五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莅晋考察调研,作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要指示。
朔州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牧业,图为苜蓿收割现场。(资料图片)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前不久,位于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行润滑科技股份公司”)亮出2024年度亮眼成绩单:完成产量4万多吨,同比增长88.19%。润滑油销售收入达7.71亿元,同比增长94.96%;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329.63%。
本报讯 “‘司机之家’让咱跑运输的党员也找到了组织,不仅能参加组织生活,还解决了热水热饭、洗澡休息、党员活动等难题,党支部就是咱的主心骨!”2月7日,应县货车司机、党员李红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应县聚焦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难点堵点问题,充分融合社区基层治理力量,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办理用地规划、开办运输企业、企业信息变更、新生儿出生户口登记、新生入学报名……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事务,却紧密联系着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 近年来,泽州县始终聚焦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要求,不断在提升政务服务的速度、力度、温度上下功夫,通过构建保障措施、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数字赋能等举措,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行政效能逐步提升,做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为泽州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报太原2月9日讯(记者王龙飞)近日召开的全省能源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以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目标,统筹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能源新质生产力,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任务。 坚持以能源规划为引领,高起点谋划改革发展路径。
本报太原2月9日讯(实习记者 刘迎春)2月8日,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提出,今年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为牵引,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聚焦八个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汾河治理三期工程与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交汇处。(资料图)本报通讯员摄 山西煤长水短,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加快构建现代水网,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省不断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红色引擎”,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提质增效,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好案例、好做法。实践证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是巩固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内源动力。
网络主播正在家电销售现场介绍产品。本报记者李若男摄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实施,其积极效应在消费市场持续显现,如同一股强劲的暖流,不仅为冬日消费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着消费观念的变革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平遥推光漆器逐步成为时尚界的新宠。梁生仁摄 山西是非遗资源大省,有国家级非遗182项、省级非遗1173项,各具特色的非遗是山西的亮丽名片。
“2024年我们公司全年销售额实现4.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今年1月份的订单已有300多吨,同比增加了50%以上。
本报太原1月3日讯(记者郝薇)记者从1月3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山西等9个省(市)作为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以来,我省高标准、高规格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武小勤介绍,2024年1月,我省将“开展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专班。
本报太原1月3日讯(记者郝薇)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月3日,记者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市场监管局把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领域的重中之重,从四方面入手,重拳治理。
“司机之家”暖新驿站里,几位司机师傅正在休息、看报。“司机之家”暖新驿站配备共享厨房,过往司机可在此做饭用餐。
“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现场推进会上,民营企业与当地政府签约乡村振兴项目。张华钰摄 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阳高县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绿油油的藤蔓上挂着一串串大小均匀的西红柿,务工人员正忙着整枝、采摘…… “示范园发展到今天,党建引领的作用很关键,工商联对我们的支持很大。
岁末年初,潞城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晋控电力潞城100MW智慧能源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并网调试;潞城天辰光运150MW风力发电项目升压站土建已基本结束,电气设备正在安装中;潞城仁和300MW/600MWh独立储能项目,一期100MW/200MWh已于2024年7月并网运行,二期安装阶段正在进行中……这些项目充分采用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建成后所发电力不仅满足本地部分需求,还能输送至其他地区,有效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减少碳排放,助力绿色发展。
本报太原2024年12月3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实施城中村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城中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2024年12月31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卫再学表示。
本报太原1月2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1月2日上午,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天气相较往年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我省采取多项行动保障粮食安全。 上下联动、合力推进,落实落细粮安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本报太原1月2日讯(实习记者刘迎春)今天上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特优农业,瞄准关键核心,强化农业科技装备现代化建设,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3%,科技为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转型综改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使命的一块‘试验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转型综改示范区视察,提出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嘱托。
本报太原12月27日讯(记者王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在12月27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崔俊林表示:“2023年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锚定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坚持用数字经济赋能、用现代服务业支撑,着力构建‘2+1’主导产业体系。紧紧围绕链主链核企业开展存量挖潜和增量引入招商,与链主链核企业同频共振,练出绣花功底、发展耐心经济,不断强化服务质量和能力,推动产业链持续良性高效发展。
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众禾壹心全球共享甜品数字化智造工厂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近年来,全省各开发区在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以智能制造为引擎,驱动新质生产力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开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优势,在新就业形态的快速演进中,党建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某企业负责人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观看政府采购流程视频。本报记者李若男摄 打开山西省政府采购网,各种物资、服务、管理方面的采购信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11356’新发展格局,一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研究、活态化传承,努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转型发展‘硬支撑’”。12月25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表示。
本报太原12月25日讯(记者王媛)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山西积极参与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用山西考古成果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介绍,我省聚焦“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依托芮城西侯度、襄汾陶寺等重要遗址,系统布局,着力推进田野考古实证,夏县师村出土6000年前石雕蚕蛹,兴县碧村遗址、霍州陈村瓷窑址分别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既丰富了山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直根的历史内涵,又多个角度在文明实证上贡献山西力量。
本报太原12月25日讯(记者王媛)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225座,全年举办陈列展览781个、教育活动7694场,总参观人次超过3000万人次。 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表示,为持续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我省从三方面着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本报太原12月23日讯(记者王蕾)“山西不仅是煤炭大省,煤层气资源也很丰富,产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我们多措并举,将煤层气打造成我国天然气自主保障的重要补充气源。
本报太原12月23日讯(记者王蕾)今天,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能耗强度降幅保持在全国前列,在2021—2022年度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中被评为“A”级,受到国家通报表扬。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能耗强度同比下降2.3%,超过年定目标(下降2.0%)序时进度要求,预计全年能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报太原12月23日讯(记者王蕾)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能源局副局长王义成表示,一年来,电力现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和能源电力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来看,一是提升了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电力现货市场形成的电价信号,真实反映电能资源的时空价值,激励各类电源在高峰时段顶峰发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12月23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进入四季度以来,我省各地企业铆足干劲抢进度、赶订单、忙生产,加速实现“智造”转型,奋力打好年度“收官战”,力争实现“全年红”。 详情请点击视频 ↓↓↓ | 总监制:郝宪刚 | 监 制:祁朝晖 | 值班主任:段 巍 | 制片人:栾 静 | 校 审:代静波 | 责 编:宋秀芬 | 记 者:贺相田 王 茜 晋城台 长治台 忻州台 | 图文编辑:王鑫杰。
冬日渐寒,北方地区已进入农闲季节,但在潞城区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内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园区内的香菇大棚被厚厚的棉被覆盖着,仿佛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
鹏飞集团加氢综合能源岛(资料图片) “吕梁制氢成本每千克8元至10元,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规划在2030年实现氢气生产能力50万吨以上,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投运氢能车辆3万辆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本报太原12月17日讯(记者姚凡)政府投资基金是围绕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大战略和重点产业开展投资活动的耐心资本。在17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马爱锋介绍,目前,全省已设立12只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投放项目逾200个,投放资金460亿元,有力支持了一批我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企业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