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豫园体验中国传统技艺,在当地中学与中国同龄人相识相知,在复旦大学追寻中美交流的历史足迹……1月26日至29日,作为习近平主席的小客人,美国马斯卡廷中学学生代表团一行24人在上海参加“体验上海·知行中国”2024年中美青少年联谊活动。欢声笑语中,彼此依依惜别,播下友谊的种子,相约来日方长。
这是一次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大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眼光、坚定的理论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作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
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十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杨湛菲、王明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重要标志。
联播+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 会议强调,要持续抓好落实,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更好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这是2022年7月30日拍摄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新华社记者周玮、王鹏、徐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天天学习隆冬的北国边疆,大地鹤雪,高天寒流。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的三角山哨所,担负着中蒙边界阿尔山至松贝尔口岸地区的执勤守卫任务。
2023年12月28日,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村民在村晚舞台上表演腰鼓。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刘慧、刘开雄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泉州向海而兴,先民奋楫远航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熠熠生辉。为保护好这座海丝古城的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倾注了很多心血。
2023年12月3日,以“提振全球信心 共促媒体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开幕式暨全体会议。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题: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
敦煌,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湾清泉,照鉴过去,也照耀未来。 80年前,1944年1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
2015年3月25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亮相安徽合肥。新华社发(解琛 摄)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题: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六 新华社记者黄玥、董博婷、齐琪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题:坚定文化自信 巩固文化主体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潘洁、郁琼源、严赋憬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夜晚时分,哈尔滨中央大街华灯初上,游客徜徉在铺满面包石的步行街上,欣赏着街道两侧独具特色的欧式建筑,领略老街百年芳华。 2024年1月6日,身着民族服饰的赫哲族群众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与游客互动。
加勒比海碧波荡漾,水面东北端有两个南北相隔不远的小岛,这就是安提瓜和巴布达。安巴是东加勒比地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东加勒比地区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法治建设的模范、制度执行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带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不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人民群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保障基本和多元供给相结合,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充分发挥山西中医药资源独特优势,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增强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健康需求。
热解读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这一区域发展战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 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摄影部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教育,民族之命脉。先生,教育之魂魄。
【编者按】回顾习近平地方从政经历和治国理政实践,很多极具意义的细节与瞬间令人印象深刻。《天天学习》策划推出微故事系列——“近观”,回望难忘瞬间背后的故事,阐释其中蕴含的深意。
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这一区域发展战略专门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近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先后数次到东北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
联播+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考察。他深入林区,走进乡村,察看自然林生长态势和林下作物展示,仔细了解当地结合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等情况。
建强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食品安全和食用知识宣传,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鼓励减量、营养、健康、绿色消费,反对浪费食物。
核心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坚持立德树人,凝心铸魂,用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滋养心灵,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涵育品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绚丽的现代文明之花。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今年夏天,受台风“杜苏芮”北上影响,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出现强降水,引发严重洪涝灾害。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走进农田察看水稻受灾情况,听取当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介绍。 习近平说:“我牵挂受灾的地方。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开创性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扩大。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部署推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方向,彰显中国担当和世界情怀。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在安阳,学习理解中华文明 三千年钟灵毓秀,洹河畔人杰地灵,古都安阳令人心驰神往。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又是一年开学季,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
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鼓励他们为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23年4月,习近平主席复信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提到“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前夕,几位曾在中国上海学习铁路专业的老挝留学生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一致表示要把在中国学到的本领贡献给中老铁路的运营和发展;2020年7月,习近平主席给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复信,表示“中方将继续为学园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10年来,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的过程中,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复信“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者、合作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特别策划推出习近平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习近平收到和回复的信件,重温习近平主席字里行间的智慧风采。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9月2日,习近平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阐述中国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的重要主张,展现了中国与各国共享服务贸易增长成果、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的胸怀和担当。
天天学习 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为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制定“时间表”、擘画“路线图”。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走进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孩童在广场嬉闹,老人在老年活动中心休闲,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提供微笑服务,一派温馨景象。 2021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金元社区考察,了解开展便民服务、加强基层党建等情况。
9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习近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