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 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要按照宪法确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政权体制和活动准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保证国家机关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居民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
红灯笼、中国结、大“福”字、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临近春节,天津古文化街到处流淌着浓郁的年味儿,氤氲着新春喜悦。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
冰天雪地中,他摘下手套同边防官兵挨个握手; 在养老餐厅,他将一份打好的饭菜双手送到一位老人手里:“请老人家吃饭”; 在工地宿舍,他俯身掬着孩子的脸颊,“大朋友”小朋友相视而笑; ………… 推近、定格、铭记,透过每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一个个微镜头,人们感受到人民领袖深沉的人民情怀。 2024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二,习近平总书记一早乘坐“复兴号”来到天津考察。
福者,百顺之名也。 春节是中国人祈福、纳福、送祝福的好日子。
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 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农历甲辰龙年将至,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看变化、听民声、送祝福,把温暖带到百姓身边。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人民群众之中,看实情、问冷暖、送祝福、鼓干劲。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
过年,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期盼。 甲骨文“年”字,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
龙年春节前夕,中国南极秦岭站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习近平希望广大极地工作者以此为契机,继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南极秦岭站位于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
在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回眸过去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送祝福、解民忧、谋发展。
”爱达邮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说,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产品、升级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民。”新征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14亿多中国人振奋龙马精神,只争朝夕、砥砺前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024年2月8日,上午)习近平同志们、朋友们:龙年春节即将到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
“温暖的生活气息、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看望慰问基层,来到群众中间。2月1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
2月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京召开,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充分肯定了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审议了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记者:李惊亚 张敏彦 设计:程媛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网带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邀请专家解读。
习近平: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域内域外,都应该为亚洲添彩而不添乱,都要共走和平发展大道,共谋合作共赢大计,共创团结进步的亚洲大家庭。 这段话出自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习语|“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 看庄稼、问生活,对农民,总书记总有深深的牵挂。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重温这些温暖,更牢记嘱托!。
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开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强调要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转型发展“四条路径”,深刻总结我省转型发展实践和规律,充分转化运用主题教育和大调研成果,提出了“66831”工作体系,用以指导和推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工作实践。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接上期)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我国将从“扩围、提质、增效”三方面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机制性保障,更好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必须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提升贸易平台服务能力,培育贸易发展新动能,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安全水平创造更好经济环境和基础条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哈尔滨等地,深入林场、乡村、高校等进行调研,强调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大兴安岭森林护好,旅游业才有吸引力。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多个场合就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东临宁波,北濒杭州湾。 绍兴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盛誉。
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金华市考察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 《第1视点》带你了解。
让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沃土,持之以恒保护耕地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保护耕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根本遵循。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多个场合就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
【编者按】“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习近平主席持续因时因势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群体,谆谆嘱托和殷殷期许,温暖而又鼓舞人心。让我们通过一组特殊的“文字”和“语言”,走近残疾人朋友,读懂总书记的深切关爱。
天天学习“追忆往昔,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同仇敌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厚友谊。”9月12日,习近平主席给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复信。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湖光山色、人文美景俯拾皆是。 习近平说,我曾在这里工作了6个年头,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围绕网络内容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方向。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这段话出自2017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多个场合就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9月14日,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强调”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