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南海,莲花盛放。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澳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南海之滨,粤港澳大湾区正拔节生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面向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性举措,承担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重任,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崭新实践。
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 18日下午,习近平主席抵达澳门。
12月19日,习近平主席澳门之行进入第二天。他赴澳门科技大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出席多场会见活动,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讲话,并观看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
“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 一路走来,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对这片土地爱得热烈、爱得深沉、爱得恒久。
“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澳门的未来。”冬日暖阳下,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图书馆内,高三学生刘佳樑重新读起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回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18日至20日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归祖国25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就斐然,向世界展现了“一国两制”伟大创举的中国智慧,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格局。
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2024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习近平主席说,澳门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才能推动“一国两制”事业行得稳、走得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分析了今年经济工作,认为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
热解读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科技计划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安排,以财政支持或以宏观政策调控、引导,由政府部门组织和实施的科学研究或试验发展活动及相关的其他科学技术活动。《决定》提出:“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
田忠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王早霞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集中性的打扫、洗涤很有必要,但从长计议还得靠改革、靠制度。
非共识项目是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因其创新性、颠覆性的理念而与现有知识体系和共识不一致的项目。《决定》提出:“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
时近2024年岁尾,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到新的关键一程—— 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到二、三季度下行压力加大,再到四季度回升势头增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虽有波动,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显现。 前进之路绝非坦途。
时至年终,中国经济运行形势备受瞩目。 回看今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3%、4.7%、4.6%,前三季度增长4.8%。
前进的道路,越过一岭又一峰,踏平坎坷成大道。 2024年,是“关键一年”,也是“重要年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12月1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10家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正值年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走向,举世关注。
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寄语美国青少年“青春同行”交流团。美国青少年“青春同行”交流团由美国7个州共14所中学约190名师生代表组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并接待。
7月2日,在赴阿斯塔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题为《同心笃行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中方愿同哈方在实现国家繁荣振兴的征程上携手努力、并肩前行,绘就两国合作新蓝图,续写中哈友好新篇章。
“80多年前,中哈两位音乐家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在阿拉木图相识相知,结下了跨越国界的兄弟情谊。在冼星海大街一端,冼星海纪念碑巍然矗立,上面铭刻他的生平,并用中俄哈三种语言写着:“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
7月2日,在赴阿斯塔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题为《同心笃行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国际关系委员会成员阿姆列巴耶夫说,上合组织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
鲁班工坊,这个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能工巧匠命名的国际化平台,如今已成为中国同中亚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闪亮名片。小小工坊,承载着中亚国家发展振兴的期冀,承载着各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载着青年人对未来的憧憬。
”出席揭牌仪式的哈萨克斯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努尔别克对记者说,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已顺利运营,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也已揭牌, “充分显示哈中合作的巨大潜力”。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7月1日,我们党迎来103周年诞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愿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进一步深化与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双边关系,为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以共建“一带一路”和三大全球倡议等中国方案,为破解地区及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
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举措。
7月2日至6日,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蒙邀请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 上合组织是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接上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坚持依法治理,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加快补齐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短板,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为此,必须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同时,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持续壮大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建设环保和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
王立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针对“往哪儿改”的困惑,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先后参加三次极地科学考察的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张小红说, “我们将切实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更好服务国家极地事业。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学生林瑞进一步坚定投身航天事业的决心,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逐梦太空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回信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值此景宁建县40周年之际,谨表示热烈祝贺。近日,景宁县委、县政府代表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给习总书记写信,汇报建县40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表达感恩奋进、争当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决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新进程。
6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两地考察。此行贯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
6月18日,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宏觉寺。在寺前院落,宏觉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向总书记敬献哈达,僧人提香炉、持宝伞迎接总书记。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考察调研,聚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青海、宁夏考察调研。 青海,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宁夏,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塞上湖城”宁夏银川,典农河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河畔,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其乐融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一趟西北之行:陕西延安—青海西宁—宁夏银川,4天时间3个省份,行程跨越数千里。 黄土高原、延河水畔,世界屋脊、湟水河谷,贺兰山下、塞上江南……中国西北,黄河远上白云间,山川形胜,气象苍茫。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受中央政治局委托,现在,我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