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旅拍成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体验方式。从平遥古城的晋商写真到云冈石窟的飞天造型,再到壶口瀑布的红色主题摄影,我省的旅拍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流量狂欢”。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开年即开工,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前提。2月1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把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网格单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只有上下合力、多方协同,共绘稳产增产“好丰景”,才能让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无忧。
王铎图 近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先后召开,提出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实施八项提升工程,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我省23家企业和园区入选。其中21家企业跻身绿色工厂名单,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榜绿色工业园区名单,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登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磅推出《住宅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价管理办法》,明确物业服务质量将分五档,星级越高,服务越优,2月23日起施行。 “小物业”藏着“大民生”。
春来促就业,送岗正当时。近期我省启动的“春风行动”奏响春节后就业服务的序曲。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能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与重构;工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能促进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省工信厅近日公布了2024年山西工业遗产名单,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汾阳市酒厂老厂址、经纬纺织机械喷丝头老厂、宁化府益源庆醋坊、益华炼白葡萄酒厂入列其中。
向绿而行,是时代的呼唤。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势。
运城聚焦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举办招聘活动,提供3万余个就业岗位;神池县妇联为拓宽女性就业渠道,在人流量密集的广场门口设置了宣传服务点……连日来,全省各地返岗复工按下“快进键”,招聘会密集举办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专列、包车等满载返岗就业群众奔向工作岗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大秦铁路,西出煤都大同,东抵渤海之滨,凌山河之绵延,电煤外运,不舍昼夜,无问寒暑。世界铁路看中国,中国重载看大秦。
近日,2025年山西省林草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对2025年全省林草系统的核心任务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并明确,今年我省将在晋北地区打造“万亩级”规模化草种示范基地。此次林草工作部署呈现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从行政主导向市场驱动、从单一治理向系统修复的三大转型特征,为资源型省份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日前,省工信厅公布2024年山西工业遗产名单。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汾阳市酒厂老厂址、经纬纺织机械喷丝头老厂、宁化府益源庆醋坊、益华炼白葡萄酒厂入列其中。
在临汾市吉县,小苹果远销海外;在长治市平顺县,药草飘香富万家;在吕梁市中阳县,小木耳长成大产业;在大同市云州区,小黄花成为“致富花”……近年来,各地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围绕特优农业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品牌提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批批“土特产”翻山越岭走进大众视野,产业效应持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无疑是关键一环。
2月6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二天,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举行,各市纷纷围绕“新质生产力”谋篇布局,加快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 春争日,开新局。
多地“新春第一会”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春晚舞台;前沿影视技术赋能电影产业,《哪吒之魔童闹海》屡破票房纪录……新春伊始,“创新链”紧密衔接“产业链”,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相互交织,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周A股市场看上去没有实质的上涨,更像是在横盘。连续横盘之后到底会向上还是向下?这个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其实从本周的走势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新春市面上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接二连三,亚冬会激发冰雪热、“非遗年”助力文博游……通过新春新市面这扇观察窗口,新一年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潜力正在显现。 新市面的活力,体现在新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更多消费需求。
一路走来,今年已是开展“新春走基层”的第15个年头。 年年走基层,岁岁有新事。
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本,补齐乡村人才短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全省教育大会鲜明提出“一体化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强调“更好发挥教育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 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山西邮政近日发布消息:全省邮政2025年“福至新春-年货节”营销活动已正式启动,截至目前,累计实现订货额1.7亿元,创历史新高。不难看出,我省的地方特色商品正在快速走向全国,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表现令人振奋。
近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展示了我省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决心和行动。 心怀“国之大者”,培育“国之大才”。
“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这是全省教育大会发出的动员令。建成教育强省,办优办强县中无疑是重要一环。
沈海涛图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28场新闻发布会近日召开,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锚定建设教育强省总目标,力争在持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上取得新突破。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近日,“跟着悟空游山西展示导游新风采”为主题的山西省第四届导游大赛总决赛在太原落幕。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升技能,来自全省的120名导游同台竞技,展示了山西导游的专业素质与青春风采。
出行导航、人脸识别、快捷支付、智能驾驶……算力已深深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关键生产力。近段时间,阳泉市正同步推进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数据中心服务器扩容与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的建设,全力打造面向全省的智能算力中枢城市。
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如今在山西,红色旅游有了更加鲜活的体现,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更是圈粉了年轻人,也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感觉身临其境”“仿佛回到烽火岁月”……我省很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结合了当地文旅资源、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内容,运用新技术、新创意和新表达,策划具有沉浸式体验的文旅街区、演艺、体验活动等,吸引了大批游客打卡参观,身临其境地感受“史诗级”红色叙事。
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源,土壤质量下降会对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全球约95%的粮食来自土壤,对于14亿多人口的我国来说,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确保耕地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住耕地红线。
又到了年终大促的关头,各个电商平台、各大直播间拉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近日,“晋心协力·三晋相约”——辛火计划·山西站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在太原启动。
12月8日上午,随着55912次试验列车沿着新建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速铁路从原平西站驶向呼和浩特东站,55608次试验列车从呼和浩特东站开往太原南站,拉开了集大原高铁长距离跨局试验的序幕,为线路年底具备开通条件奠定基础。(12月9日 央视网) 集大原高铁,这条连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与山西省忻州市的高速铁路,随着近期首次长距离试验的成功运行,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预示着年底的正式开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宣传部日前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单杏花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单杏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她先进事迹的短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追求目标、推动事业发展的征程中,抓落实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绝不能行百里者半九十。
12月1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九场新闻发布会,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已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816亿元,完成总规划目标的88%。今年1—11月,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70亿元,完成60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的9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大举措。放眼广袤田野,灌溉渠道纵横交错,田间道路平坦宽阔,一块块整齐划一、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正在积极发挥高效作用,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创造更好条件,有力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社区食堂建起来后,老人们更爱下楼了。”“晚餐基本都在社区食堂解决,降低了生活成本。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近期,A股市场在震荡中阴阳交错,市场信心依旧犹豫不决。尤其是本周五,A股掉头放量下跌,两市成交额超过了2万亿元,三大指数跌幅均超2%,超4400只个股下跌。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万众一心、砥砺前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握大势、谋篇布局,鼓舞人心、催人奋发。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数字化时代,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电子健康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为大家提供健康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近日,太原市电子健康卡已实现对全市县(市、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覆盖,累计发卡突破230万张。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首先必须坚定必胜信心。
12月11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九场新闻发布会明确,汾石、浮临全省最后两个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已全线建成,预计年底前通车运营,届时全省117个县区将全部开通高速公路,较原规划时间提早一年实现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脉络,更是经济腾飞的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人民日报12月12日)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年终岁尾,处处可见抢工期、赶进度的火热景象。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守住安全底线,以“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力保“万无一失”。
12月3日,省委书记唐登杰来到山西大学讲授思政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寄语全省广大青年学生牢记领袖殷殷嘱托,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在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中书写青春篇章。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12月2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等10条入选。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