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在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中,灵活就业是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降低失业率;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催生了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业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是保障民生福祉的“暖心桥”,打破地域、学历、年龄限制,让更多人凭借自身能力参与社会生产,获得收入提升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签约项目177个,开工项目158个,投产项目159个……春节长假刚过,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紧锣密鼓举行。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春节过后,A股行情拉开序幕。从本周走势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以及创业板的表现均透露出向好迹象。
“改变世界,我想试试。” 6日中午最新数据出炉,《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登顶我国电影票房榜榜首。
春节长假刚过,2月6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在长治市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出席并讲话。
2月6日,省体育局发布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旨在全面梳理总结过去一年山西体育发展成果,内容涵盖法规发布、赛事成绩、体育产业等多个方面。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全面展示了过去一年山西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虽然已经过了春运最高峰,但8818次“慢火车”上依然挤满了携带大包小包行李的乘客。这趟从太原开往大同灵丘的公益性慢火车,不仅见证了山区群众生活的变迁,更成为了连接城乡、传递温情的桥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晚会将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将这一晚会的举办地定于历史文化古城山西太原,更是巧妙之举。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各类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上演。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这一古老又长青的节日,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非遗瑰宝和共庆共享的全球盛事,让各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在他们心间播撒情感共鸣的种子,拉紧文明互鉴的纽带,凝聚同心同行的力量。
在前期试点推行基础上,太原市有关部门近日正式印发《家庭病床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更好满足因病卧床、身体衰弱、行动不便、失能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疾病患者增多,行动不便、失能等特殊人群的医疗需求日益凸显。
为了补齐儿科服务短板,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2027年为“儿科服务年”,希望利用三年时间进一步扩大儿科医疗服务供给,增强儿科服务能力。 开展“儿科服务年”活动是直面现实问题的必要之举。
新春佳节,美甲是许多爱美人士的过年标配。然而,有些人美甲后指甲却感染了绿脓杆菌,甚至HPV病毒,美甲灯使用可能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也逐渐凸显。
在氢能产业发展中,安全与成本是两大“卡脖子”问题。从目前技术进展来看,甲醇氢能的技术路线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便于存储运输、应用领域宽广、设备投资较低等优势,是氢能产业突破“安全”与“成本”两大瓶颈的优先发展方向。
春节期间,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廉洁文化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太原市“清廉的力量”快闪宣传第五十七期“欢乐中国年,清新年味长”活动在全市百家清廉驿站持续展开。 以“联”促“廉”,春意盎然。
春节期间,我省各级媒体组织精兵强将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记者们带着饱满的热情深入基层一线,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既展现了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事业的精神风貌,也宣传了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记录了全省各地辞旧迎新、欢度春节的喜庆景象;更通过一件件饱含泥土味的新闻作品,一帧一画添年味,带给我们直抵心扉的感动,勾勒了三晋欢乐祥和“年味道”,进一步增强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再接再厉共绘美好画卷。
春节前闭幕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新而行动力澎湃”“向绿而行生态宜人”“向效而行惠民可感”,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坚定向新、向绿、向效而行的信心底气,成为与会代表委员、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共识。
王铎图 1月18日,“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2025山西新春旅游休闲宣传推广活动暨“欢乐中国年 地道山西味”文旅嘉年华活动启动,宣布推出“五大古城集五福”“跟着悟空游山西”等春节特色旅游线路,在品味古老年俗、传承春节文化中释放消费潜力。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就“激发消费潜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作出部署。
什么样的患者可以建立家庭病床,怎样办理相关手续,费用如何支付……为满足特殊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规范和完善家庭病床服务,前不久,有关部门结合太原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新版《家庭病床服务管理办法》。 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是长期卧床的患者而言,每一次外出就医都面临着时间、精力和医疗资源的压力。
近日,长治市举办“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人才联谊会,邀请省内外各领域400余名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代表齐聚一堂,交流联谊、共话发展,进一步释放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鲜明信号,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场联谊会,双向奔赴情。
乐岁弦歌起,非遗年味浓。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打卡”非遗体验,过个地道的中国年,成为今年春节不少人国内游的不二之选。
“这戏太过瘾了,真是大饱眼福,我手都拍麻啦!”台上,演员们唱功了得,表演惟妙惟肖;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欢笑声、鼓掌声此起彼伏。这是2024年我省15件民生实事之一——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日,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发布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其中包含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玛伐凯泰胶囊等13种罕见病用药。截至目前,超过9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数字影视、网络游戏、云剧场、云展览……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先进、丰富与新鲜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的主流形式,并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立足山西实际,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逐项实化细化,部署了九个方面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明确了主攻方向、指出了实践路径。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够在应对困难和挑战中开创工作新局面。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全省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
寒冬时节,全省各地的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一派暖意。襄垣县乡村e镇直播间的主播们与在外大学生暖心互动并送上家乡特产,河津市乡村e镇举办热闹的网红选品大会,稷山县乡村e镇携手本地多位主播联手打造“双十二”活动。
12月25日上午,汾石高速、浮临高速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迈入“高速时代”,较原规划时间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成为山西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发展提速,交通先行。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是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近日,山西省“百校百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会在太原召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将其作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
日前,省应急管理厅首次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应邀参加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走进实景演练现场,亲身体验应急指挥响应、应急救援处置全过程,为应急管理建言献策。毋庸讳言,当前,从自然灾害到安全生产事故,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
沈海涛图 “为深刻汲取教训,省安委会和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正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12月12日,“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场新闻发布会召开,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时强调,切实拧紧岁末年初“安全阀”。
近日,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评定结果,我省唯一入选单位云丘山景区榜上有名。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丘山凭借壮观的冰洞群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更通过不懈努力,在文明旅游方面树立了新标杆。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公告,鼓励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开展监督,举报“校园餐”违法行为可获得奖励。 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更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
国家医保局近日表示,正会同人社、卫健、药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文件,协同推进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工伤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努力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应采尽采、应扫尽扫、能接尽接。 药品追溯码作为药品的“电子身份证”,赋予了每一盒药品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使得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都可以被追踪和监控。
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鲜出炉,全国百个、山西唯一,定襄县法兰锻造产业集群荣耀上榜。“中国锻造之乡”、山西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定襄法兰屡获殊荣,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当前正值年终岁尾,历来是各类事故灾害的高发易发期。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全国63个“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近日由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我省阳泉市税务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线上调解新风尚”案例、忻州市税务局“创建‘332’工作法助推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案例,减轻企业负担经验做法可推广可复制,同时入选。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广阔,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日召开的山西(阳曲)低空经济智能智造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低空飞行器技术、低空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低空经济与智能智造产业的融合路径。
12月18日,2024山西文旅冬季主题推广活动暨新媒体宣传营销交流活动在太原举行。山西省文旅厅介绍了2024—2025冬季文旅资源和春节特色主题活动,推出4条冬季旅游主题线路,发布全省冬季景区优惠政策等,打造山西冬季旅游消费“新热点”。
“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在关键节点对中国经济作出关键指引。
12月23日,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旅厅主办的2025年“两节”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启动。此次活动旨在集中展示我省舞台艺术创作优秀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在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对美立场的“四个没有变”,即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四个没有变”的宣示,体现了中方对美一以贯之的政策立场,展现了中方愿继续同美方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的良好意愿,为延续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企稳势头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彩绘陶器、壁画的褪色剥落,木构建筑虫蛀和霉变……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类文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文物保护与修复,则肩负着延续历史的使命,让这些宝贵的遗产得以重焕生机。
12月16日,记者获悉,今年初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15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圆满兑现。15件民生实事件件关乎民生福祉,涉及养老托育、就业社保、疾病筛查、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百姓家事和发展大事,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城乡公共服务短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5年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3028列,较现图增加230列;开行货物列车22859列,较现图增加91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发布2024年度弹幕——“接”。据悉,该弹幕在2024年累计发送了超576万次。
12月21日,一部集结了众多专家学者、文化大咖及金牌讲解、文保人等“特殊讲述人”的图书《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在山西太原与读者见面。这不仅是游戏与山西的“蝴蝶效应”,也为社会各界在字里行间遇见山西、了解中国绚烂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窗口。
今年山西的冬季文化旅游活动以“三晋迎春冬乐民俗”为主题,自2024年12月1日(十一月初一)至2025年2月13日(正月十六)在全省组织开展,以平遥古城非遗过大年、“年自万物生——2025山西非遗年俗艺术展”等为代表的特色活动,进一步发挥文化旅游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山西日报)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文化传承的节日,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