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民生实事有落“地”,市民幸福接“地”气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月22日,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中铁二十二局参与建设的山西省太原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线路正式通车运营,22日单日总客运量达到了42.7万人次,其中1号线的客运量为23.56万人次,这表明地铁1号线的开通运行备受市民的关注和欢迎。

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是我市的重点民生工程,它的正式通车运营不仅代表着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还意味着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让市民幸福更接“地”气。民生实事对于群众而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关乎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必须要以“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深厚为民情怀和脚踏实地的服务行动,凭借真抓实干、务实笃行的过硬作风,将一件又一件的庄严承诺变成让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1号线这一“枢纽”,让民生实事有落“地”。太原地铁1号线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切期盼,终于在2月22日与太原市民见面了,崭新的容颜,靓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我们的出行带来的新体验。毫不夸张的说,1号线这一“枢纽”,激活了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又一条主动脉,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展示了城市形象、缓解了交通拥堵,还方便了群众出行,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并且落“地”见效的民生实事,这一实事更大程度的承载着民生幸福,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和人民至上理念的鲜活注脚,让民生幸福更有“地”色,也托举起市民生活品质的新高度。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民生实事只有新的起点,没有终点,为民服务也绝非空言托举,需于实干中见行见效,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干劲、静水流深的稳劲、久久为功的韧劲答好每一份“民生答卷”。

客运量这一“爆表”,让市民幸福接“地”气。在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诸多市民说到:“现场人山人海,堪比春运”,此话绝不夸张,清晨,距离首班车发车还有一段时间,多个站点入口处就已排起“长龙”,地铁口人潮涌动,寒冷的天气依然 挡不住市民内心的热情与期待,排队的市民沿着通道蜿蜒曲折的场面甚是壮观,一眼望不到尽头,大家虽站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中满是对新线路开通的欣喜与憧憬,话语中满是对地铁1号线的夸赞。据悉,首日总客运量突破42.7万人次,其中1号线客运量达23.56万人次,场面火爆程度超乎想象,这一“爆表”数据足以体现出市民的“热情捧场”。地铁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桥梁,是纽带,是通往城市快速发展和民生幸福的“快速路”,我们要持续在“硬联通”“软服务”“双驱动”上惠民生、优服务、提效能,下真功、出真招,见真效,让市民幸福接“地”气。

低碳出行这一“换乘”,让引领风尚有质“地”。1号线成为太原市民热议的“城市新动脉”,它让市民见证了太原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感受到了民生实事的“幸福速递”,这一民生实事“交卷”,意味着政府部门真正把“看得见”的民生清单兑现成“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同时也发挥出了对太原这座城市轨道交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还引领了环保、低碳、便捷出行新风尚。 太原地铁1号线的开通,标志着太原正式迈入“双线换乘”时代,该线路联结多个铁路、公路客运及航空枢纽,是一条贯穿主城区的骨干线,与2号线形成“力”字网络骨架,让太原地铁运营里程提升到 52.39 公里,轨道交通服务覆盖面积扩大到约 78.6 平方公里,进一步缓解市区拥堵,让人们出行多了一种选择,为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激活了太原发展动能的强力脉搏。这不禁让人们对 3 号线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好消息是,目前太原地铁 3 号线虽然处于建设规划报批阶段,但已经满足了各项硬性条件,这意味着,3 号线的建设真的是指日可待,3 号线建成通车后,必将进一步完善太原的地铁网络,让“换乘”更畅通,也让广大市民畅享“轨道上的美好生活”。(张蕾)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