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讲坛 标题 图文
    • 大力传承和弘扬山西红色文化

        张之秀 辉煌厚重的山西革命历史铸就了彪炳千秋的山西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山西红色文化,是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发展力量的必然要求。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部凝聚信仰与力量的红色经典

        李欣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历史纪念场所等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峥嵘岁月,深刻阐释历史启迪,对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传承红色基因作出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领产业发展

        桑胜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形成体现山西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要牢牢牵住科技成果转化的“牛鼻子”,聚精会神做好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非遗保护传承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李赛红 乡村振兴离不开非遗,非遗保护和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非遗作为活态传承的文化形态,生命力在于与当代需求深度融合,方能实现价值永续延续。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厚植高校思政课教师家国情怀

        宁怡琳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与国相辅相成、休戚与共,国安则家安,国强则家强。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篇大文章

        任可 李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提升政府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效能

        李斌 城市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政府市政工程项目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张丽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从而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2025-08-19 06:4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持之以恒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熊晓玲 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智慧化”表达

        王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时代重任。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发挥国企独特优势 助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谷建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国有企业,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要发挥独特优势,把推动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动员党员干部职工当改革的行动派、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家。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

        谭小攀 梁思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显著特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特质,有力增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演艺+”产业新模式 文旅发展“新引擎”

        孙瑜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刻把握乡村在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价值

        李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深刻理解乡村在其中的角色与前途至关重要。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激发创造活力 建设文化强省

        王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山西以“表里山河”的独特禀赋,承载着五千年文脉的厚重,也书写着转型发展的鲜活篇章。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教育读本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李平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始终致力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要全面拓宽红色基因传承平台形式,将红色基因深深熔铸在时代新人的血脉中。 红色基因的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守。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韩芸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核心支撑。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建设交通强省 融入新发展格局

        王俊丽 建设交通强省,是时代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全力攻坚联网补网、降本增效、智慧绿色、治理提升关键任务,将交通优势深度转化为发展胜势、竞争优势,为山西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注入强劲动能。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编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指明了前进方向。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大力传承和弘扬山西红色文化

        张之秀 辉煌厚重的山西革命历史铸就了彪炳千秋的山西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山西红色文化,是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发展力量的必然要求。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部凝聚信仰与力量的红色经典

        李欣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历史纪念场所等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峥嵘岁月,深刻阐释历史启迪,对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传承红色基因作出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领产业发展

        桑胜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形成体现山西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要牢牢牵住科技成果转化的“牛鼻子”,聚精会神做好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非遗保护传承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李赛红 乡村振兴离不开非遗,非遗保护和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非遗作为活态传承的文化形态,生命力在于与当代需求深度融合,方能实现价值永续延续。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厚植高校思政课教师家国情怀

        宁怡琳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与国相辅相成、休戚与共,国安则家安,国强则家强。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篇大文章

        任可 李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提升政府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效能

        李斌 城市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政府市政工程项目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26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张丽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从而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2025-08-19 06:4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持之以恒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熊晓玲 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智慧化”表达

        王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时代重任。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发挥国企独特优势 助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谷建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国有企业,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要发挥独特优势,把推动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动员党员干部职工当改革的行动派、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家。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

        谭小攀 梁思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显著特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特质,有力增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演艺+”产业新模式 文旅发展“新引擎”

        孙瑜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刻把握乡村在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价值

        李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深刻理解乡村在其中的角色与前途至关重要。

      2025-08-19 06:4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激发创造活力 建设文化强省

        王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山西以“表里山河”的独特禀赋,承载着五千年文脉的厚重,也书写着转型发展的鲜活篇章。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教育读本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李平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始终致力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要全面拓宽红色基因传承平台形式,将红色基因深深熔铸在时代新人的血脉中。 红色基因的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守。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韩芸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核心支撑。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建设交通强省 融入新发展格局

        王俊丽 建设交通强省,是时代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全力攻坚联网补网、降本增效、智慧绿色、治理提升关键任务,将交通优势深度转化为发展胜势、竞争优势,为山西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注入强劲动能。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编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指明了前进方向。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

        王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山西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高度,指引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数字技术助推山西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茹丽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数字技术开辟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境界。

      2025-08-12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着力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赵展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我国土特产年产值近5万亿元,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集聚升级,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翔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郭子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持续加强云冈学建设 让云冈这张文化名片越来越亮

        【张庆捷】作为山西的文化瑰宝,云冈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始终受到高度重视。云冈学在山西的兴起与实践,是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典范。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化实践育人 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张慧芳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低级别文物保护强起来

        郭艳 低级别文物是最“接地气”,最能反映地方历史、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的一类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特定地域人文风貌的集中呈现。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印发的《山西省支持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国、省保资金用于低级别文物保护,全面加强低级别文物的保护传承利用。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有畏”更要“有为”

        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 张厚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再次释放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加强文艺人才培养 打造人才新高地

        杜爱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面对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战略选择。

      2025-08-05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