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首场“部长通道”环节中,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今年我国将推出“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突破点,优化学校布局、强化师资配备,使县中更好服务乡村学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促消费涉及方方面面,既要打通商品流通“大动脉”,也要畅通商品买卖“微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十大任务,“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首位,并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挖掘行为,省住建厅日前发布《山西省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收费标准》,其中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原则上在竣工实际交付使用后五年内不得开挖”。 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沦为“拉链路”,既造成资源浪费,更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3月9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要把新建住宅的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的表述备受关注,这是“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关键力量,我省把“激发商文旅融合消费潜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商业的活力遇见文化的厚重,当旅游的流量激发消费的动能,商文旅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构消费生态。
王铎图 “两新”政策接续,“国补”叠加“省补”掀起消费热潮……这个春天,拉动经济的消费马车加速驰骋。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必然选择。
一部“悟空”游戏,带火了多个打卡目的地;一部“哪吒”电影,席卷国内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两款现象级作品助力中华文化“破圈出海”的故事,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广聚共识筑伟业,同心同德显担当。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近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举行会议,传达学习大会对议案建议工作的有关要求,讨论酝酿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建议。(山西日报) 深化能源革命,激活发展新动能。
新春启幕,万象焕新,各地返岗复工的热潮瞬间涌起。专列、包车、专机承载着返岗群众奔赴用工大省,招聘会热闹非凡,直播带岗让就业服务跨越屏幕触达大众。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出席开幕会,标志着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又一重要时刻到来。会议不仅承载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重任,更是一次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回应民盼的重要契机,展现了党和国家将群众的所思所盼转化为国家意愿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消费维权的号角再次响起。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共筑满意消费”。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份份重磅升级的民生“大礼包”精准落子于百姓生活的关键处,目标清晰、可感可及,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为经济大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走在前、挑大梁指明了前进方向。
春光正好,两会正热。“提振消费”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词。
春意渐浓,燃情三晋。3月2日,国铁太原局传来消息,为了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山西北部开出首趟“晋蜀粮食专列”,该专列满载3392吨玉米从大同铁路物流中心经纬通达专用线驶出,发往四川。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8日上午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今年的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为“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3月3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太原植物园举行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3月1日,太原古县城、南街村龙天庙星河灯海,烟花绚烂,万千游客欢聚在一起,仰望璀璨的非遗架火,共赴古老热烈的“龙天庙会”,见证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黄河新闻网) 民俗文化焕新,为高质量发展注能量。
民宿,因“小而美”“个性化”走俏市场,在旅游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民宿数量持续增长。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政策出台后,考验的是执行力、落实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践行大食物观,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耕时。日前,工人在山西某企业在铁路专用线上装运化肥尿素。
2月10日,从全省林草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上传来消息,我省今年将聚焦“三绿”并举“四库”联动,不断厚植全省生态根基和绿色家底。(来源:2月17日《山西日报》) 在美丽山西的建设征程中,林草事业始终是浓墨重彩的关键篇章。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营商环境,在当前尤为重要。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美丽中国建设必先建设美丽乡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底色是绿色生态。
“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在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寄语就像一场春雨,滋润了每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心田,鼓舞着广大民营企业家以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奔赴希望的春天。
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定于2月22日10时30分开通初期运营。2月18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范兆森深入轨道交通1号线督导检查,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开通运营准备工作再部署、再检点。
2月18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积极引导和帮助我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
3月初,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将带着议案提案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这些议案提案,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凝结着代表委员的智慧,是“民声”最直接的体现。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切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无限生机。
近日,一则榆社一大哥跃入冰河勇救三名落水儿童的短视频在网上连续被转载。 事情发生于2月16日下午,三名少年在山西晋中榆社县东河河坝附近冰面滑冰时不慎落水,危急关头,热心群众周建明英勇出手,三人成功获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我省特优农业不断提档升级。2024年,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支持12个省级特优产业强县、62个农业专业镇发展;新增6个国家级、133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全年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2620亿元,同比增长1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精辟概括并强调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日前召开的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提出,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体谋划、一体实施,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
今年春节假期,旅拍成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体验方式。从平遥古城的晋商写真到云冈石窟的飞天造型,再到壶口瀑布的红色主题摄影,我省的旅拍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流量狂欢”。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开年即开工,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前提。2月1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把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网格单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只有上下合力、多方协同,共绘稳产增产“好丰景”,才能让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无忧。
王铎图 近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先后召开,提出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实施八项提升工程,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我省23家企业和园区入选。其中21家企业跻身绿色工厂名单,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榜绿色工业园区名单,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登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磅推出《住宅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价管理办法》,明确物业服务质量将分五档,星级越高,服务越优,2月23日起施行。 “小物业”藏着“大民生”。
春来促就业,送岗正当时。近期我省启动的“春风行动”奏响春节后就业服务的序曲。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能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与重构;工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能促进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省工信厅近日公布了2024年山西工业遗产名单,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汾阳市酒厂老厂址、经纬纺织机械喷丝头老厂、宁化府益源庆醋坊、益华炼白葡萄酒厂入列其中。
向绿而行,是时代的呼唤。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势。
运城聚焦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举办招聘活动,提供3万余个就业岗位;神池县妇联为拓宽女性就业渠道,在人流量密集的广场门口设置了宣传服务点……连日来,全省各地返岗复工按下“快进键”,招聘会密集举办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专列、包车等满载返岗就业群众奔向工作岗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