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因“小而美”“个性化”走俏市场,在旅游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民宿数量持续增长。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政策出台后,考验的是执行力、落实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践行大食物观,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耕时。日前,工人在山西某企业在铁路专用线上装运化肥尿素。
2月10日,从全省林草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上传来消息,我省今年将聚焦“三绿”并举“四库”联动,不断厚植全省生态根基和绿色家底。(来源:2月17日《山西日报》) 在美丽山西的建设征程中,林草事业始终是浓墨重彩的关键篇章。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营商环境,在当前尤为重要。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美丽中国建设必先建设美丽乡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底色是绿色生态。
“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在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寄语就像一场春雨,滋润了每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心田,鼓舞着广大民营企业家以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奔赴希望的春天。
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定于2月22日10时30分开通初期运营。2月18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范兆森深入轨道交通1号线督导检查,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开通运营准备工作再部署、再检点。
2月18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积极引导和帮助我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
3月初,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将带着议案提案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这些议案提案,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凝结着代表委员的智慧,是“民声”最直接的体现。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切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无限生机。
近日,一则榆社一大哥跃入冰河勇救三名落水儿童的短视频在网上连续被转载。 事情发生于2月16日下午,三名少年在山西晋中榆社县东河河坝附近冰面滑冰时不慎落水,危急关头,热心群众周建明英勇出手,三人成功获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我省特优农业不断提档升级。2024年,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支持12个省级特优产业强县、62个农业专业镇发展;新增6个国家级、133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全年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2620亿元,同比增长1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精辟概括并强调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日前召开的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提出,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体谋划、一体实施,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
今年春节假期,旅拍成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体验方式。从平遥古城的晋商写真到云冈石窟的飞天造型,再到壶口瀑布的红色主题摄影,我省的旅拍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流量狂欢”。
社区食堂,解决了空巢、独居、行动不便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近年来,太原市的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
祸患积于忽微,安全失于大意。安全生产不仅关乎企业的稳定发展,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各级组织部门与广大组工干部需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秉持守正创新原则,率先垂范加强作风建设,凭借高质量的组织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创工作崭新局面。
“山西文旅赢麻了”“山西文旅上大分”“山西文旅接住泼天流量”……2024年的山西文旅,足以用“热辣滚烫”来形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文旅、文博、文创、文艺联动,构建大文旅格局”的部署引发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认同和热议。
集思广益聚众智,群策群力启新程。1月21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太原胜利闭幕。
集众智、聚群力,开新局、谋新篇。1月17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代表们除了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更对未来满怀新的期待。
迎着新年温暖的阳光,一年一度的山西“两会时间”再次开启。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为新的一年应变局、解困局、开新局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凝聚共识筑同心,广谋良策创伟业。1月20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省城太原胜利闭幕。
“父老乡亲”,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心尽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省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我省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深刻分析当前我省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对奋力夺取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作出部署。
砥砺奋进新征程,同心共谱新华章。1月16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从民俗社火的热闹喜庆,到冰雪旅游的极致体验,再到冬日摄影的绝美瞬间和优秀剧目的精彩展演,这个冬季,山西为游客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盛宴。(山西日报) 民俗社火,满满都是传统年味。
近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我省晋中市昔阳县钟村墓地最新考古成果,填补了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也发布了忻州尹村遗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该发掘遗迹和遗物的时代集中在夏代晚期,为研究忻定盆地夏商时期文化内涵与先商文化的来源,以及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来源:1月14日《山西日报》《描绘山西文化万千气象》) 山西是文物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肩负着重大使命。
年味渐浓,乙巳蛇年春节进入倒计时,2025年春运也随之拉开大幕。 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这场为期40天的春运“大迁徙”,不仅是游子的归途,也是一年一度的民生“大考”。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倘若没有纪律,也就意味着没有约束、没有敬畏、没有规章,便会成为一盘散沙,全党注定无法巩固整体力量,也无法拧成一股劲。
1月13日,山西省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在太原召开。省委书记唐登杰出席并讲话。
1月14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大幕。回家路上,涌动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温暖期盼。
日前,省商务厅发布消息,山西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经验入选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清单。据介绍,2022年以来,山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在全省培育100个乡村e镇,打造县域农村电商发展集聚平台和服务平台,构建“产业+电商+配套”体系,持续壮大农村电商主体和人才队伍,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沈海涛图 “2024年,全省保交房累计建成交付18万套住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筹集)4.48万套、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85个、新公布历史建筑111处……”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近日举行,释放突出住建工作民生属性强烈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新公布历史建筑111处、祁县被列为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完成第四轮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评估……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省持续加大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奋力助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近日召开的2025年度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会员大会上传来消息——今年,我省将发挥“山西精品”核心引领作用,聚集山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山西精品”评定工作的科学性、多元化,继续打造80个左右的“山西精品”。 公用品牌建设能够最大程度汇聚品牌建设合力,是塑造企业形象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通行做法。
1月7日上午,在太原市小店区贾家寨车辆基地,“青年奋斗号”地铁专列伴随着启动声缓缓驶出,开启了运营服务之旅。这是我省首个以“青年”为主题的地铁专列,承载了人们对青春奋斗精神的致敬与传承。
踏进腊月门,年味铺满集。“2025‘全晋乐购’网上年货节”于近日启动,山西省商务厅携手多方力量,为消费者奉上一场为期30天的线上购物盛宴。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基点。近期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指出,在房地产和住房保障工作方面,我省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决打赢保交房攻坚战,努力让人民住有所居。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近期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省商务厅联合省饭店业商会在山西大酒店开展以“反对食品浪费,崇尚粮食节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省直机关滨河西路集中办公区食堂通过严格控制食品采购、粗加工处理、烹饪、取餐等环节减少食物浪费;阳泉市盂县第一中学食堂实行“0.75窗口”,让学生按需就餐,减少了学生用餐开支及家庭负担……我省力度更大、举措更实,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就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等作出部署,我省各有关方面闻风而动、闻令而行,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强大力量,推动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经过多年努力,太原龙头景区——晋祠天龙山景区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正式确定晋祠天龙山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太原没有5A级景区的空白,为太原文旅产业注入巨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