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我们迎来了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恰在此时,我省开展的长城守望者、古建保护人、文物宣讲员寻访活动落下帷幕。
日前,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诚聘外卖骑手、“友好驿站”合作商家成为外卖食品安全“吹哨人”,以此拓宽食品安全监管渠道,净化外卖市场秩序,无疑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装上了“移动探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将“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置于首位,明确要求“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近日,山西省商务厅等4部门联合发布第四批“三晋老字号”认定结果,31家企业新晋入列。至此,全省各地省级以上老字号数量达119家,其中由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37家,在全国排名第11位;“三晋老字号”企业82家,走出了一条坚持守正创新、挖掘特色优势的路子。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幼有所育、病有所医”等现实关切,鲜明提出“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教育是民生之基,扩优提质促进“优质均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保障之要。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强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提出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政策举措。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周A股在宏观平稳与情绪分化之间维持窄幅震荡:沪指全周围绕3380—3400点箱体拉锯,最终收报3377点,周跌0.25%。周五市场行情转弱,放量回调使两市成交放大至1.5万亿元,北向资金由周四的净买入38亿元陡转净流出52亿元。
千工易寻,一技难求。不论是升级传统产业,还是壮大新兴产业,乃至培育未来产业,都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陈其志 国家将低空经济纳入新增长引擎后,各地加速培育新产业生态。我省紧跟战略步伐,瞄准“从地下到云端”的转型方向,以《山西省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2025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重点布局短途客运、低空旅游等领域,通过省政府21条具体举措将低空领域新职业列为急需紧缺或特殊人才,推动资源型省份就业结构从“地下依赖”向“空中经济”跃升,全力开辟“立体就业”新空间。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多一分守护就会多一分保障。省总工会建立“吹哨人”制度,常态化开展“我是安全吹哨人”“查找身边的隐患”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覆盖1.3万家企业,累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万余个。
在水资源日益成为全球性稀缺资源的背景下,节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新修订的《山西省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这不仅是我省节水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更是对节约用水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是社会的智囊团和宝贵资源。
三晋表里山河,万物和谐共生。“省鸟”褐马鸡从濒临绝迹增加到1.9万只左右,在全省36个保护区都拍摄到华北豹的珍贵影像……一幅幅灵动的生命图景,有力注解山西全力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风吹麦浪夏收忙。5月底以来,运城市430余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
“从种植、管理到销售的每个环节,供电公司都在帮助我们,今年的西瓜产值超过6亿元不成问题……”6月3日,在夏县夏乐西瓜种植基地,看着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电小田”助农服务队西瓜网络销售直播间内雪片般飞来的大批订单,该基地工作人员田红卫高兴得合不拢嘴。 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是新时代赋予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各行各业都应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消费市场不断演变的当下,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可谓使出浑身解数。近日,太原万象城在西广场打造的快闪盒子理想群岛第一季,为消费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新体验,成为城中热议的焦点。
近日,省住建厅发布《租赁住房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对租赁住房从基地选址到后期维护进行全链条规范,为规范租赁住房建设管理、改善居住品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推进好房子建设、让安居乐业之梦更飞扬的重要举措。 住房是民生之要,安居是乐业之本。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每年到中高考冲刺阶段,教辅市场充斥的押题卷、押题课程都会冲上热销榜单。“每年押中多道作文试题”“年年押题年年准”“900万大数据精准预测”等醒目标语,格外博人眼球,从传统“名师密卷”到新兴“AI预测”,各类押题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不少家长和考生“下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特色产业正释放着巨大能量。6月4日,首批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发布,全国共有39个重点培育对象入选,山西汾阳清香型白酒、清徐老陈醋上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1—4月,我国消费品新增809.8万种,同比增长40.4%,其中,智能家居类新增3.0万种、同比增长1985.5%,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在技术进步和“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力下,智能家居正加速融入百姓生活,成为消费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太原市华夏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宋卫军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从被医生断言“活不过18岁”的重度残疾人,到创办5家企业、2所培训学校及托养机构,累计帮扶50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宋卫军用非凡的勇气和不屈的意志,唱响了自强不息、创业奉献之歌。
王铎图 自强筑梦、不负韶华,助残携手、情满人间。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省6名全国自强模范、6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2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每年5月是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山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联盟成立,“守护心‘晴’”全民心理健康服务公益行动落地山西晋中……特别是山西省“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全面开通,实现11个市一号响应、四大通信运营商互联互通,有力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信念之火,一旦被点燃,便能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卫红宇,一位来自山阴县乡村的听力四级残疾女性,以“一团火”的炽热情怀,用实干担当镌刻奋斗荣光,诠释了信念的力量,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荣膺“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5月20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城市有城市的商业中心,乡村也有自己的“商业中心”。 如今,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各类集市正以全新姿态“火出圈”,就像永不落幕的生活剧场,用其独特的烟火气“赶”出乡村消费新活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潮中,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态犹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翼,引领着我们向更加绿色、健康的未来翱翔。而森林城市,这一以森林、树木、湿地为骨干的自然基础设施,正如同城市的绿色心脏,默默地为我们缓解热岛效应、净化环境、调控雨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织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近日,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印发。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的背景下,《条例》以更精细的条款和更严厉的追责机制,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5月11日,2025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全国赛(山西赛区)(简称“村超”)在孝义市激情开赛,24支来自全省各地的业余球队在绿茵场上展开激烈角逐。这场乡村足球盛宴,不仅是山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更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在山西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对推动全民健康意义深远。
胡向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新时代国家能源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为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迫切需要通过跨学科协同、产学研融合、加速技术创新、持续深化国际合作等多维路径,推动能源科技产业生态的迭代升级。
“切实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时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务求实效提供了科学方法、指明了努力方向。
随着春夏旅游旺季的来临,各地文旅纷纷推出创意短视频“整活儿”揽客。前不久,四川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书记、镇长齐上阵,以一段“魔性”尬舞,带火了当地万亩花海。
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将反食品浪费、数字化升级等要求纳入法治化轨道,着力引导和推动餐饮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餐饮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餐饮消费需求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与消费升级并行的时代背景下,“银发旅游”正从边缘走向主流。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银发旅游成为老龄产业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王铎图 一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7.5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全国排名攀升至第7位,实现社会零售指标首季“开门红”。成绩来之不易,是打造烟火寻常、释放消费潜力的结果。
5月15日举行的太原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太原市启动公园城市建设,力争用十年时间初步建成公园城市。 将好山好水好风光引入城市,构建连通城市内外的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网络体系,促进山、水、人、城和谐统一……新近发布的《太原市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勾勒出一份跨越十年的城市建设“绿色答卷”,既是对“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深情回应。
日前,省总工会等部门启动新就业群体“爱新餐”拓展升级暨“四个一”工程,通过完善“爱新餐”服务,开展“建一个家、供一餐饭、搭一张床、配一块电池”活动,进一步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
一季度山西消费市场开局良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7.5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青年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一系列部署。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我省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假日消费成为重要着力点。着眼未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塑假日消费,大有潜力可挖。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樊雅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日,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挖岗位、提能力、优服务、强保障,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我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开展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青年人才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如何让年轻干部真正在乡村土壤中扎根成长,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不仅关乎干部培养,更关乎乡村发展的未来。 在数字化浪潮中成长起来的“95后”干部,往往对“微信群通知”“钉钉打卡”等现代工具驾轻就熟。
“七天无理由退货”已成为网购时代的消费标配,这一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强制性规范,让线上购物的“反悔权”得到制度保障。然而在线下消费场景中,“商品离柜概不负责”的传统惯例仍普遍存在,消费者时常面临“买定离手易、售后退货难”的困境,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不利于实体经济提升服务和口碑。
近期,《山西日报》发表了不少来自基层一线的充满泥土气息的好新闻。“我在新闻现场”是一个接地气的好专栏,每一个故事都真实可感,串起来就是一幅山西人民推动转型发展的历史长卷。
“五一”假期,一场主题为“晋文采 赶大集”的文化盛宴,在太原焕发夺目光彩。2025山西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以下简称“文采会”),凭借创新模式成为山西文旅现象级事件。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多次谈及这项“战略性技术”,强调要“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这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指明了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近日,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2025年新型储能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新型储能项目库进行了调整,共新增项目119个,总装机规模达2400万千瓦;同时清退项目89个,涉及容量1566.576万千瓦。一进一退之间,体现了我省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