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社会组织新使命,新征程期待社会组织新作为。社会组织面大量广,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国网阳泉供电公司马家坪变电站成功上榜。挖掘利用好工业遗产,不仅能唤醒大众的历史记忆,也能更好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城市文化品位,对于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日,太原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围绕“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管”三个关键问题,聚焦校外培训领域的热点难点,实施精准立规,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冒烟”“爆雷”以及“卷款跑路”一直是行业的痛点,许多家长购买了数万元的课程包,却因机构跑路,难以追回学费,面临经济损失。
一边是“有活没人干”,另一边是“有人没活干”,这两种同时并存的现象就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直观体现,是当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5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11月4日,以“创业推动发展,加工提升效益”为主题的山西省农村创业大赛决赛在太原举办。
11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山西太原2024年演唱会经济带动消费41亿元——“跟着演出去旅行”释放消费潜力》为题,报道2024年太原市共举办32场演唱会,现场观演近100万人次,较2023年的20场、50万人次分别增长55%和100%,全年演唱会带动消费41亿元。(来源:11月6日《太原日报》) 今年以来,“体育+演唱会”经济逐渐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业消费全面复苏的重要引擎,“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演出+旅游”、“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等不断衍生文体旅消费新场景,大型演唱会一票难求,释放出文体旅融合促消费的巨大潜力。
今年是省鸟褐马鸡命名40周年。11月7日,省林草局举行省鸟褐马鸡命名40周年专题新闻通气会。
从“皇家贡米”到百姓的“致富米”,从传统的粗加工到特色多元发展,如今的沁县黄小米愈发彰显出“黄金粒”的产业价值。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从事“沁州黄”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0多家,农户超过3万户,小米真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希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也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周A股市场逐步展开第二波上攻行情。本轮牛市是由政策转向和经济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共同形成的,牛市趋势一旦确立,将形成正反馈,即市场的赚钱效应越强,就越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推动市场继续上行,进一步增强市场的赚钱效应。
村民的小事,干部心头的大事。一根小小的限高杆,一处限宽的石墩子,一条灌溉渠的长短宽窄,一片谷物晾晒场地,影响了粮食果蔬的种植销售,也牵连着村民田间地头的生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政府搭台,112项技术需求、300余项重点产业链技术难点静待折桂,1700余家企业获3.5亿金融活水滴灌;企业唱戏,900余项技术先进、成熟度高、强链补链的科技成果正待揭榜,3.77万人才奔涌而来……今年以来,太原市以打造科技型企业集群为“主引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场景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来源:11月4日《山西日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关心关爱新闻工作者,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强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唐纳德·特朗普,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何去何从,两国人民十分关心,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党的红色基因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青春永驻的生命密码,孕育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奋斗历程中、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精神品质和使命担当情怀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红色基因的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饱含着对全党的谆谆教导和对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赓续好红色血脉的殷切期待。
11月1日,借第十四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周在京举行之机,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中,举办“太好吃·原味道”——2024太原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都行推介活动。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的“双重推广策略”,通过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签约、品牌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布局山西省及全国“双市场”,让太原市特、优农产品“走出去”,融入京津冀等高端消费市场。
省招考中心11月6日发出通知,我省2025年继续实施在岗乡村医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招生计划共计1000人。这一举措,为我省的基层医疗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互联网智慧农场管理、新型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畜牧产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近日,山西省农村创业大赛决赛在太原举行,以科技创新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7月22日,国家疾控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明确提出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通过引导公众合理用药、理性购药,并对失效、过期药品做好回收处理等,使得节约药品资源成为社会共识并付诸行动。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山西省母亲河名录》收录了省市县三级重要河流,包括省级母亲河汾河, 12条(段)市级母亲河,各地同名称的母亲河合并后则有81条。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成为企业进行决策、生产、营销、交易、配送、服务等商务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和重要的战略性资产,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全省上下要紧扣山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定位,围绕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重大使命任务,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今年前4月,山西省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开局良好。最新数据显示: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提升到91.5%,同比提升12.2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90,同比下降3.2%,优良天数比例为77.4%,同比上升12.5个百分点。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不止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步履不停地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步、重要环节,也是根本动力,我们定要高起点谋划、高站位统筹、高标准组织,高质量推进、高要求落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以党和人民事业为着力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点,以高质量发展和立党兴党强党、利民为民惠民为落脚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新征程上掀开新的续页,谱写更加出彩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合力。
7月15日,“皇城相府杯”第五届山西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阳城县举行。大赛主题为“精彩山西创意未来点亮生活”,共设有5大竞赛单元。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新征程上,贯彻这些重大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绿色农业、生态庄园、电商直播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入到乡村振兴中,他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生产组织方式,为现代乡村书写了更多的新蝶变。
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我们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强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新征程上,贯彻这些重大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摘要 作为集纳网民建议、解决群众困难、纾解民忧民愁的专属渠道,山西太原“网民有话说”网络问政平台在引导网民理性表达诉求、合理释放情绪、依法反映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成为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革;通过网络平台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成为很多网民的首选方式。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一定能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今年年初,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努力构建繁荣活跃、特色鲜明的山西数据要素发展生态。
新征程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如今,全国多地已经开始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一批适老化改造公司也应运而生。
群众办事有“呼”,政务服务有“应”,群众办事有“感”,政务服务有“效”,政务服务的持续“跟进”本质上是民生实事的深入“践行”。近日,由山西省政务服务中心举办的“我陪群众走流程”和“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无论是我陪群众走流程走流程还是政务服务体验员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优化服务体验,保障服务质量的生动践行,在“走”与“感”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还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推动政务服务体验的大提升和零距离。
7月12日,记者获悉,山西省林草局与省民政厅、省卫健委联合印发《推动全省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山西为统领,以优化森林康养环境、丰富森林康养产品、繁荣森林康养文化、完善森林康养基础设施、提高森林康养服务水平为重点,探索“森林康养+养老”“森林康养+中医药”等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一批“原真、自然、和谐、绿色、人文、智慧”的特色化、品牌化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立健全森林康养基地分级管理体系,在“十四五”期末初步构建起产品丰富、标准完善、管理有序、融合发展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来源:山西日报)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大同市云州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紧扣群众就业服务需求,提质扩容并举,力促多形态高质量就业,全力以赴打好稳经济保就业攻坚战。今年上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80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1.08%。
中科院和教育部联手推出的《科学公开课》(第六季)于7月16日正式开讲,一堂堂为青少年打造的科学教育系列课程引发家长们一片好评。
暑假生活开启,大学生们陆续返乡。有的大学生回村过暑假,还有不少大学生加入暑期实践队奔赴乡下,活跃在乡村第一线,他们有帮村里老人解决各种手机问题的,有带领村里小朋友们学习的,有帮乡亲们在地里除草的,有指导孩子们集体了解并创作国家级非遗项目的。
“644个新生中有1个没有报到,教育局、学校都急了……”这则消息近日备受关注,其中暖心的故事更令人难忘。老师立刻联系家长,了解到这个孩子父母离异,从小跟随父亲生活,日前父亲又脑梗复发,手术后需要照顾,离不开人,且家庭经济困难……“你只管卸掉‘包袱’,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其他事情有我们。
地方菜凝聚着地域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一道道独具特色的美食,能让人充分感受一方水土的底蕴与魅力。
7月11日,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省直宣传文化单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集中开展“晋疆一家亲、共绘同心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中,文化润疆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