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购买第三方服务不得“一包了之”;对办理质量差、推诿扯皮的诉求,通过督查督办、提级办理解决……6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发布。 从最初的人工记录,到如今的智能化办件,12345热线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得以不断完善。
王铎图 6月24日,省统计局发布的1—5月份山西省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3%,重点监测景区的经营收入增长15.1%……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步。 推动产业焕新。
全力推动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让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6月25日召开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巩固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过渡期各项目标任务。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
我省滚动开展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不仅带来经济发展的“增量”,更持续释放促转型、补短板的综合效应,推动“增量”加速蝶变为“新量”。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根本上是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玉门河畔,义诊台前专家俯身细问,广场之上银发舞者翩跹。近日,山西省老年健康宣传周在太原拉开帷幕,主题聚焦“银龄健康,从心启航”,号召全社会不仅要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3分钟看完100页书,3天记住3年单词,把书放头顶就能说出目录……这些听起来天方夜谭的“脑屏开发”成果,实则是一些培训机构编造的伪科学谎言。近日,央视曝光的“脑屏骗局”引发关注。
6月20日,“2025微博旅游之夜盛典暨颁奖礼”在河南洛阳举行,山西荣膺“2024年度微博最具影响力国内目的地”。近年来,山西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新爆点、新业态、新场景竞相涌现,“跟着悟空游山西”更是刷屏全网,彻底引爆了山西文旅热潮。
在科技创新的海洋中,并非只有巨轮才能远航。我省中磁科技二十年磨一剑,深耕钕铁硼永磁材料细分赛道,凭借一片小小的磁钢,拿下国内轮毂电机磁钢市场40%的份额,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成为推动融通创新的典型范例。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硬件,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今年,太原市体育局将推进“百馆兴体”工程项目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夯实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基础,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向“优”发展。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农业绿色发展是应对环境挑战、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
盛夏时节,太原再掀演唱会热潮。歌手的精彩演绎、“歌迷之城”的宠客福利令人兴奋,前所未有的“歌迷专列”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1921—2025,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奋斗征程波澜壮阔。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通过座谈交流和观看警示教育片,我深刻认识到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时刻提醒我丈夫明白做人、清白做事,支持他干好本职工作。”大同市云州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家属小李观看警示教育片后感慨地说。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周A股连续3个交易日放量大涨,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100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周二,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山西拥有国家级非遗182项、省级非遗1173项,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让这些古老的非遗绽放新活力、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是必须答好的考题。
近日,省医保局联合省人社厅下发《关于公开征集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的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家具备资质的认定机构,这标志着我省在推进长期照护服务职业化建设方面迈上新台阶。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长期护理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强。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近日,太原市34家单位挂牌为首批骑手“友好驿站”,为外卖骑手提供歇脚、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购买第三方服务不得“一包了之”;对办理质量差、推诿扯皮的诉求,通过督查督办、提级办理解决……6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发布。 从最初的人工记录,到如今的智能化办件,12345热线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得以不断完善。
王铎图 6月24日,省统计局发布的1—5月份山西省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3%,重点监测景区的经营收入增长15.1%……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步。 推动产业焕新。
全力推动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让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6月25日召开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巩固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过渡期各项目标任务。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
我省滚动开展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不仅带来经济发展的“增量”,更持续释放促转型、补短板的综合效应,推动“增量”加速蝶变为“新量”。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根本上是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玉门河畔,义诊台前专家俯身细问,广场之上银发舞者翩跹。近日,山西省老年健康宣传周在太原拉开帷幕,主题聚焦“银龄健康,从心启航”,号召全社会不仅要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3分钟看完100页书,3天记住3年单词,把书放头顶就能说出目录……这些听起来天方夜谭的“脑屏开发”成果,实则是一些培训机构编造的伪科学谎言。近日,央视曝光的“脑屏骗局”引发关注。
6月20日,“2025微博旅游之夜盛典暨颁奖礼”在河南洛阳举行,山西荣膺“2024年度微博最具影响力国内目的地”。近年来,山西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新爆点、新业态、新场景竞相涌现,“跟着悟空游山西”更是刷屏全网,彻底引爆了山西文旅热潮。
在科技创新的海洋中,并非只有巨轮才能远航。我省中磁科技二十年磨一剑,深耕钕铁硼永磁材料细分赛道,凭借一片小小的磁钢,拿下国内轮毂电机磁钢市场40%的份额,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成为推动融通创新的典型范例。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硬件,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今年,太原市体育局将推进“百馆兴体”工程项目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夯实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基础,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向“优”发展。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农业绿色发展是应对环境挑战、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
盛夏时节,太原再掀演唱会热潮。歌手的精彩演绎、“歌迷之城”的宠客福利令人兴奋,前所未有的“歌迷专列”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1921—2025,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奋斗征程波澜壮阔。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通过座谈交流和观看警示教育片,我深刻认识到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时刻提醒我丈夫明白做人、清白做事,支持他干好本职工作。”大同市云州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家属小李观看警示教育片后感慨地说。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周A股连续3个交易日放量大涨,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100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周二,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山西拥有国家级非遗182项、省级非遗1173项,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让这些古老的非遗绽放新活力、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是必须答好的考题。
近日,省医保局联合省人社厅下发《关于公开征集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的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家具备资质的认定机构,这标志着我省在推进长期照护服务职业化建设方面迈上新台阶。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长期护理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强。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近日,太原市34家单位挂牌为首批骑手“友好驿站”,为外卖骑手提供歇脚、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
植保无人机“翩然起舞”、自动驾驶拖拉机轰鸣驰骋、联合收割机“吞吐”麦浪……连日来,全省夏粮自南向北陆续收获,田间地头各类农机大显身手,让“三夏”生产跑出了加速度。从“丰收在望”到“丰收到手”,科技强农富农展现新气象,着实令人欣喜。
近日,省文旅厅公布2025年度山西省非遗典型案例入选名单,孝义金圪达碗团、田师傅黄烧饼等10个非遗工坊案例榜上有名。这是继榆社建筑彩绘、繁峙晋绣工坊入选全国推荐名单后,我省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
王铎图 濒危剧种上党二簧重焕舞台生机,泽州压饼非遗工坊带动村民致富,小西天庙会借游戏IP引爆客流……省文旅厅日前公布2025年度山西省非遗典型案例名单,30个精彩案例涵盖非遗保护实践、非遗工坊、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实践地三大类,展现了我省在非遗保护、转化与融合上取得的新成绩,打造了又一批非遗保护传承的标杆样本。 山西是文物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国家级非遗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发布重大项目投资清单,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参与。6月19日,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第二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名单,不仅数量多,60个项目类型涉及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而且计划引入民间资本460.2亿元,占到预计总投资的近一半。
2025年度山西省非遗典型案例入选名单近日公布,上党二簧、灵丘罗罗腔、岚县面塑等非遗项目荣膺非遗保护实践十佳典型案例,既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再次印证,实践之于非遗的重要性。 非遗凝结着一代代人的智慧、情感与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电诈不除,贻害无穷。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筑牢全民反诈的坚固防线。
霓虹灯勾勒繁华轮廓,街巷飘来美食香气,新奇活动吸引着人群……当夕阳隐去最后一抹光亮,城市在夜色中焕发出别样活力。这正是当下城市夜经济的缩影,它从城市生活的“配角”转身为经济舞台的“主角”,成为拉动消费升级、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引擎,点亮城市消费新图景。
毕业季,就业季。如今,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三支一扶”、农村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项目,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绽放。
第五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近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本届论坛以文物保护利用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为文物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增进互相了解,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将孵化器认定分为标准级和卓越级两类。标准级孵化器对标原有国家级孵化器,在认定条件上更注重孵化服务能力和绩效;卓越级孵化器则对标国际一流,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旨在打造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