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标题 图文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游客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蔡家崖,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并勉励大家要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23-06-21 06:26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红色蔡家崖 时代新气象

        六月的晋绥大地,群山葱茏,鸟鸣嘤嘤。走出小公园,绕到纪念馆后边的红色一条街上,放眼望去清晨的阳光照射在街道两旁的房屋上,远处山间的树林里传来阵阵鸟鸣,田艳芳和老伴在前边慢慢地走着,脚下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延伸到远方,蔡家崖人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一天。

      2023-06-21 06:26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赵家洼的“后半篇文章”

        针对外出务工以县内为主的实际,岢岚县建立“零工市场”,与县内260户灵活用工个体经营者、县内外127家企业建立长期服务协议,成立一年多来,成功为276人实现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累计1100余人次。

      2023-06-22 06:16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更重要的是要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纪人、乡村工匠、产业发展带头人、文化能人,提供平台和机会,把田间地头作为农村人才的“练兵场”,让人才吸引人才,人才带动群众,让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农村得以广泛应用,实现“头雁带着群雁飞”的生动局面。

      2023-06-23 06:16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宋家沟,撸起袖子再出发

        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游存明介绍说,现在全村建起了“农家乐”客栈26家77间,成立了11户23人参与的“节节高”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了大棚采摘、乡村美食、特色文旅、民宿酒店、家庭工坊、文创产品销售等休闲旅游项目,户均增收5000元。

      2023-06-23 06:16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天地宽

        太原重工轨道公司是太重集团“一总部、多园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势头强劲。

      2023-06-24 06:14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驰骋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2013年成立的太原重工轨道公司,是有着70多年历史、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开路先锋”的太重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家可以同时生产轨道交通全谱系车轮、车轴、轮对、齿轮箱以及轮对集成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制造基地。突破德铁车轴Mo喷涂工艺和独联体国家车轴深滚压工艺技术,为高端车轴业务开发提供支撑。

      2023-06-24 06:14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赵家洼的“后半篇文章”

        赵家洼的今昔巨变就是忻州深度贫困村变迁的缩影。 赵家洼“消失”了。

      2023-06-22 11:33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争做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引领者

        碳纤维,在工业界享有“黑色黄金”盛誉,是一种在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均具有重要用途的新型纤维材料。

      2023-06-25 06:12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

        钢科公司生产工艺部部长杨晗6年来,我们始终不忘初心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技术的压力,转化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的动力,在碳纤维技术领域不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2023-06-25 06:53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秀美汾河荡碧波 锦绣太原入画来

        3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重现汾河晚渡美景,投用滨河自行车道,建成汾河四期,同时配合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做好生态基流下泄工作以及汾河景区水生态治理改善工作。前几年,我在汾河景区附近买了房,距景区只有10来分钟路程,每天吃过晚饭后和家人到景区散步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

      2023-05-17 06:19    来源:山西日报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初夏的太原汾河景区,万木并秀、碧波荡漾,宛若一条玉带穿城而过。

      2023-05-17 06:19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