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不断加速建设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受到市民欢迎。晚上关门的时间不太固定,有时9点左右,有时要等街坊邻居娱乐活动散场,有时半夜睡了还有人敲门……遍布在太原市角角落落的便民服务亭、便利店、社区餐饮店,带动“家门口的一公里经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逐渐繁荣起来。
“这次带了饺子、汤圆、馄饨等十几种速冻面点以及荷叶麻油鸡、月饼、粽子等礼盒包装的产品,种类非常丰富,我们会在现场蒸野菜包子、煮虾仁饺子,免费给观展客人试吃。
8月31日,蓝天白云下的闻喜县裴社镇,犹如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8月20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综合保障中心监控科科长陈祖辉告诉记者,该平台根据监控数据,可以做到精准预测市区污染情况、污染等级、污染路径和污染源,为上级研判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最大程度降低污染排放。
本报讯“没想到只需填写一张信息采集表,十几分钟就实现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与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同步完成,不需再额外办理备案手续,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与办事成本。积极提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质量,创新“三员三环、两联两问、一号一销”的“332211”模式,实现“诉求渠道无障碍,落实效果可预期”。
近年来,我省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企业生产时一氧化碳排放浓度超标,降低一氧化碳只能靠提高氧量,然而又会造成氮氧化物超标……”6月28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入企帮扶工作组进入当地企业现场帮扶时,企业负责人说出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环保问题。
目前,晋城市主城区已形成了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南大街、凤展购物广场、圣亚购物广场和兰花城为辐射半径的“太行不夜城”地标,以南大街、万品汇、兰花城梦华市集为代表的夜经济专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本报实习记者刘迎春记者手记生态底色更浓人民更幸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
除了质量知识宣讲,来自朔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还现场为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查找安全隐患,针对陶瓷企业生产所需计量器具检定及节能降耗、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专利产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品牌培育等内容,为企业开出质量提升“良方”。市场主体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我省芦笋出口企业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对芦笋进行预处理。针对“实需型”外贸客户,通过进口押汇、汇出汇款融资,加强对客户的资金支持。
山西大剧院是城市地标,是汾河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山西大剧院是保利剧院合作的所有剧院中巡演场次、巡演剧目数最多的剧院。
颁布《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山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山西省森林公园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全省5100多万亩永久性公益林得到立法保护,其中经济林发展条例和禁牧轮牧休牧条例为全国首发。
我省将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资源、高质量打造龙头精品景区、高质量设计精品旅游线路、高质量开发文旅康养产品、高质量建设文旅康养服务设施、高质量建设文旅康养基础设施、高质量提升文旅康养服务质量、高质量开展文旅康养宣传推介、高质量抓好文旅康养标准化工作。
无论是收藏在博物馆展柜中的青铜器,还是矗立在三晋大地上的古建筑,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见证。从引入数字技术到自主研发数字技术,辰涵科技作为我省较早一批聚焦文化产业数字化的企业,始终坚持用最新数字技术为我省文化产业赋能,用10余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具有山西特色的数字文化企业。
每年的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资料图片)。据记者了解,刘家堡村非遗体验基地开发了多项传统手工技艺类体验活动,非遗项目传承人手把手教学,以互动体验的方式,让游客做一回手艺人,学习和感受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同时可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带走。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将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作为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六大行动之一,明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高端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养老、托育、健康、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气候宜居,文化深厚,区位优越,膳食丰富,山西,发展康养产业正逢其时、前景广阔。省委书记蓝佛安在晋城调研时指出,要把康养产业与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统筹起来,强化政策支持和工作联动,健全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为把民心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施工生产形势和对安全质量的严格要求,项目建设团队科学部署,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狠抓工序衔接,优化施工组织体系,注重过程控制,全面加强风险源管控,常态化开展班前讲话等机制,确保施工稳步推进。
8月4日,朔州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吊车、混凝土车、泵车、运输车马力全开。近年来,朔州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市正在持续加强对乡村e镇培育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把乡村e镇项目建设作为农业转型“新引擎”、农村产业“新抓手”、农民致富“新路径”,努力打造出有产品支撑、有带动作用的乡村e镇“长治样板”。
3月29日,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在吊装设备配合下,工人正在给直径2米的低压大口径煤气阀打包。”梁志宝说,从组织企业申报,到具体指导企业填报和校对申报材料,阳泉高新区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人员亲力亲为,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助力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朔州市结合实际,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质效,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吃下“定心丸”。
3月21日, 26家参建单位齐聚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马练营车辆段施工现场,以“锚定目标大干快上攻坚克难争先创优”为主题,启动百日劳动竞赛活动。比竞赛管理,创一流团队”展开,通过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陈光华告诉记者,长城电气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方向发展和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后,企业在提质增效、产业补强延伸上取得较大功效,进一步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