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高新区东区科技园内,蓝宝石晶体产品“崭露头角”,可广泛用于手机屏幕、手表镜面、LED衬底芯片等。307国道复线南口的神堂嘴煤层气工业园区集煤层气抽采、储配、发电,以及压缩天然气、煤层气制备金刚石等产业于一体,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煤层气全产业链体系。
优化会展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定期召开全省展览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组建山西省会展业专家智库、加强会展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市场化办展进程、建立会展行业标准、探索开展会展业统计分析等。
据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加强朔州、长治、晋城3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强废钢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等7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推进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初步建立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
3月28日,我省召开2024年德资企业圆桌对话会。今后,圆桌对话会还将通过分产业、分国别等不同主题召开,不断提高议题集中度,加强各部门与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畅通政企信息沟通渠道,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春时节,潞城区的山西龙星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繁忙的景象。
扎实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集中攻坚行动,对114个新建项目实行审批、开工、入统一体化“挂图作战”,力争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40%以上,上半年达到80%以上。
本报讯3月7日,由全国中成药领军企业修正药业投资15亿元的中药产业园在永济开工建设。至此,已有山西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泰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阳煤千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龙头企业齐聚永济,总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3.9亿元。
3月20日, “清徐老陈醋专业镇成都行”活动走进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这也是“清徐陈醋中华行”系列活动的第19次精彩亮相。据了解,目前,投资约3亿元、占地面积51亩、国内首个以“老陈醋”文化为背景的综合体验小镇——山西老陈醋体验小镇有望于5月1日正式开业。
本报讯3月15日,记者走进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工地,目之所及皆是争分夺秒赶进度的场景,室外工程车辆和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铺设管道,室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装修。
下一步,将持续跟踪现有企业,培育服务新企业,采取“1+N”帮扶措施,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传统能源企业,美锦能源紧盯未来发展趋势,及早谋划“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凭借焦炉煤气制氢优势,在同业中率先转型谋发展,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形成煤、煤化工、氢能等完整的循环产业链,成为我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
加快与上海外高桥开展“管运分离”合作、与天津港保税区携手打造“向海开放”通道,加快推进以禧佑源为重点的“临空经济”发展、以大宗物品为重点的进出口贸易,用实实在在的发展质效蹚出一条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本报讯从原煤到焦炭,再到切片拉丝……在潞宝集团,煤炭被“吃干榨净”,身价翻了几十倍,这都得益于企业摒弃原本粗放的煤焦生产,通过科技创新延伸现代精细煤化工循环产业链,实现由黑到白的转型升级,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长治高新区锂电产业园制造基地项目是2023年新签约项目之一,产品磷酸锰铁锂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稳定可靠的质量、有竞争力的成本等诸多优势,在商用车、大巴车、储能等领域占据主要市场,迎合车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多方面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广阔。
去年,矿区将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种子级”选手,深入挖掘服务业增长潜力,推动已出台的系列支持政策落地显效,服务业实现飞跃式发展,从过去拖累GDP增长的“包袱”转变为拉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在合理使用地膜并做好回收中,从2020年开始,区农业农村局在该公司的地块开展了地膜回收利用监测,并使用高强度加厚地膜或生物可降解地膜,虽然成本增加了,但解决了地膜回收难的问题。他算了一笔账: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公司在原有大葱种植的基础上,大葱加工厂房投入使用,可加工大葱900余吨,新增收益260余万元。
本报讯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以及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灵石县积极执行省、市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将具有确切疗效且体现中医特色的适宜技术纳入医保门诊支付范围,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
3月15日, , 2023年,太原市重点推动多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4年,太原市将以更有力举措,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今年力争年底前太原市人民医院晋源院区(二期)、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传染病诊治楼、太原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及配套工程、太原市中医医院门急诊楼建成投用。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加强政策的集成更新、宣传解读、高效匹配和贯彻执行,提高营商环境政策法规的市场主体覆盖面和可及性,切实打通政策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激发“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形成“链主”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全省重点产业链竞争力提升。优势基础产业链“链主”企业在所属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的企业原则上不少于15家,新兴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的企业原则上不少于5家。
站在新的起点,山西亮出数字经济发展新目标: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迈入快速拓展期,数字化治理发展成效显著,数据价值化有序推进,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显现。
作为我省现代物流旗舰企业,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在2020年成立了华远陆港网络货运(山西)有限公司(简称华远网络货运公司),并同步上线“陆港通”网络货运平台和“陆港运”多式联运平台。
昔日的废弃厂房经过创业创新者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城市创业空间和商业街区,荒芜的院落有了烟火气,人迹罕至的地段成为创业乐土……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长治市潞州区东尚理想城双创基地(里外里商业街),实地采访调研老厂房的变身和新生。
全省上下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加速推进企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倍增、重大项目攻坚等七大专项行动,激发土地、资本、科研、供应等要素资源的潜力和活力,加速推进竞争力强、地域特色明显的本土产业链建设。
昔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为打造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增添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发建设文化旅游景点8处,其中申报国家3 A级景区2处、文化公园5处,建设三星级宾馆1家、旅游宾馆7家、乡村“长城人家”3家、省级旅游示范区3个,正在建设长城一号旅游公路85公里,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传统的手工空心挂面制作从和面开始,现在我们开始化盐……”炎炎夏日,只要赶上天气凉爽,泽州县高都镇保福村的面艺坊商户宋小鹏总会熟练地打开手机,将自己制面的过程在平台上全程直播,与“粉丝”互动。
山西综改示范区,一方充满活力的热土,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使命的一块政策“试验田”,是全省转型综改、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山西中部城市群“南引擎”。
省市场监管局将以此为范本,对十大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和专业镇的领军企业开展“一企一册”全方位服务活动,并组织全省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分门别类对产业链和专业镇其他企业相应开展。
近年来,灵丘县立足好山好水好气候的生态优势和毗邻京津冀雄的区位优势,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县域转型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围绕“打绿色有机牌、走特优发展路”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化、经营专业化、产品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大变强。
7月18日,阳泉矿区召开一次特别的会议,民营企业困难问题任务集中交办。为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矿区区委区政府对辖区各级企业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先后出台了《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总部经济奖励办法(试行)》《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办法》《关于加快。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供给,促进期货市场服务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省金融办联合省发改委、山西证监局、省能源局、省国资运营公司召开期货市场服务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要建立服务基地,加强与各大交易所的对接联系,多措并举促进我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今天周六,提交了申请材料,原本以为周一才能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没想到当天就拿到了,真是太快了。
本报讯为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创业帮扶力度,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太原市人社局近日联合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9家单位印发了《太原市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工作方案》,通过实施“八大计划”扎实推进重点群体创业工作。
本报讯7月17日, ,旭日协鑫零碳创新产业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晋源区。即零碳创新产业办公总部、新能源车辆贸易中心、调度运营服务中心、供应链物流中心、研发创新中心、产业培训中心以及移动能源数字生态平台。
在城市,要把满足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比如开设一些高档消费场所、供给一些高档商品,把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今年以来,各市通过举办各类展会促进消费市场回暖。针对新用户,推出首单立减活动,对于老用户开展积分兑换、折扣券等活动,同时推出了多款白酒、啤酒套餐优惠,将更多新品、更多实惠带给消费者。
法兰、陶瓷、推光漆,水泵、煤机、碳纤维……在近日举办的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场馆入口处,巨幅《山西省省级、市级专业镇点位图》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拍照。
脚踩树枝,身体前倾,杏农孙育新伸出右手轻轻一扭,一个拳头般大小的大接杏就被摘下来。“我们将阳高京杏、鲜食杏、仁用杏等加工成杏脯、杏干、杏核、杏仁产品,既解决了杏果不易保存、积压滞销的难题,又大大提高了附加价值,扩大了市场销售范围。
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大幅改善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接待要素,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晋城市在全省创新实施了“百村百院”工程,进一步叫响当地“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
本报讯机器轰鸣、焊花闪烁、工人忙碌,穿梭往来的施工车辆紧张有序……7月4日,位于阳高县的华联农业现代产业园区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火热的施工场景。截至目前,已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有10个,已签订框架协议的项目有6个,形成了在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局面。
本报讯日前,晋城市现代水网张峰水库晋城调水工程开工。届时,优质的张峰水将调入晋城中心城区,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超采和水源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推动晋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安全、水保障、水支撑。
目前,晋中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已印发《关于在晋中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准入科设置综合预审窗口的通知》,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形成综合预审窗口值班表,周一至周五均安排业务骨干值班。
7月7日, ,为全面落实落细海关总署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太原海关结合我省外贸实情,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出台了32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从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促进农产品食品和能矿产品进出口、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等14个方面着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措施协同。
7月7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指挥部传来好消息,综合交通中心配套(轨道交通土建预留)工程项目首段顶板日前顺利浇筑,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为后续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讯7月5日, ,近日,由该公司承建的全国首个600兆瓦空冷机组增汽机乏汽改造项目——漳山600兆瓦乏汽改造项目圆满完工。项目部根据施工技术特点与难点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创新施工工艺、探寻技术出路,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据了解,我省将全域开展水生态修复,充分挖掘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优势,做优做活水旅融合文章,深入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厚植生态价值,推动乡村振兴大发展。
鹏飞集团首批氢能通勤客车正式投运、高科华烨电子集团Mini COB封装技术应用达到行业顶尖水平、祥睿能源有限公司构建起可以完善运营全国的互联技术和系统……盛夏的三晋大地,处处升腾着希望和活力。 民营经济撑起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发展态势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