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共产主义信仰的实践性,就是要让信仰的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找到更多、更广泛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让信仰的力量看得见、摸得着、见成效。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自觉遵守纪律规矩,在政治思想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2016-10-04 16:48 宣讲家网 李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字号: 核心提示: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政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层出不穷。如果说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社会政治新生态则是来自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主动构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对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积极顺应。新形势下,只有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示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从严治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和政党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崇高的使命追求、非凡的理论勇气、无畏的担当精神、卓越的创新实践,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由“从严治党”向“全面从严治党”的崭新跨越,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党自身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而且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撑、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昭示了广阔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促进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继续前进。青海取得的一切成绩,归根到底源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源自于坚持不懈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词汇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过,对“实事求是”思想根源的研究,则主要从考据学的角度,溯源其文献出处,探讨其原本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在全面回顾历史中深刻揭示规律,科学部署进行新长征的战略任务,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个主题,悉心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不忘初心”的谆谆告诫,凝聚“继续前进”的意志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国家。
组织内的外部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一个原则,其基本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组及其成员实施监督,由这个党组织之外负有监督责任的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 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大课题,党中央、中央纪委高度重视。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明确这些基本规范的由来及其在党内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对各级党组织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干部选拔任用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和治国理政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事关政党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人民福祉的实现与否。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干部的选拔任用,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干部教育培训、纪律处分、问责、干部能上能下等方面的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之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富民、强国、兴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夙兴夜寐、念兹在兹的执着追求,是贯穿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价值引领。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
《共产党宣言》为我们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矛盾,并指出:要推动人获得进一步解放就必须解决现代社会的既有矛盾,推动社会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文明的飞跃。这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命题。
在《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意见》的起草制定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意见》? 答:干部“带病提拔”是党内外、各方面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意见》的起草制定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意见》? 答:干部“带病提拔”是党内外、各方面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
编者按: 历史虚无主义大家已经不陌生,自改革开放以来,它总在我们身边时隐时现,并在最近一段时期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兴风作浪。“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当党的领袖、国家的英雄都开始背负“滚滚骂名”时,当虚无的阴霾开始侵袭青年一代时,我们要如何做出最清醒、最有力的反击?本期求是访谈,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李世明教授,为大家解读。
从拯救中国、发展中国到振兴中国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95年 演讲人:薛庆超 演讲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报告厅 演讲时间:2016年6月3日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 编者按:1921年到2016年,从开天辟地到走向复兴,近百年的中国,历经挫折与抗争、奋斗与崛起。
2016年4月17日,习近平同志就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锐意改革创新,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这一重要指示,为政法战线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政法队伍建设难题、提高政法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调研报告 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此,我们在同煤集团漳泽电力的领导下,通过多年的实践,紧密结合每一名党员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目标的愿望和实际,推出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党员价值管理模式,着力引导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本职岗位,创造高于普通员工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成组织整体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的高度契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提升。
本版漫画:王静 近段时间,中央纪委通报各地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中,有不少党员干部因为违规办婚丧喜庆事宜受到处分。记者将今年以来我省各地查处的违规操办宴席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违规行为多种多样,有的将婚宴分开批次、化整为零,有的假借“试菜”为名、多次宴请,有的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金,有的操办满月、百天、开锁等宴请……这些都触碰了纪律红线,党员干部亟须引以为戒,千万不能这样办宴席。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加强党规党纪建设对治国安邦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均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为必修内容,通过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由郭彩主编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读本》,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原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巡视员、教授、博导高建生为该书作序。
任何一个失去了精气神的民族,无论经济如何富有,军事如何强大,终将会像是一个失去灵魂的巨人,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提出了48字方针。
●“关键少数”是否带头学习、是否学在先、查在先、改在先、做在先,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能否真正“深化”“拓展”和“延伸”的关键。 ●强调领导干部在“两学一做”中的表率作用,必须落在实处,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纵横谈(1)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回想革命岁月、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大限度汇集起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纵横谈(5) 关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加强我国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山西新的省委常委班子组建一年多来,坚持“双学”,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群众有航标,奋进才有力量。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帮助百姓深刻认识全面小康中的热点问题,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撰写了2016年通俗理论读物《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宣传的影响越来越大,能不能发挥好新闻工作的导向作用和新闻工作者的把关作用,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所面临重重挑战:高校领导违纪违法现象频发;学校教学培养方案有待改善;学术学习风气有待整顿;学校教师状况有待整顿等。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措施:以章程建设为统领,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完成高等学校内部整治;强化教学工作基础地位,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四个牢牢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要求,为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好工作指明了“主心骨”,把新闻舆论工作上升到了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高度。
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忠诚于党,向党中央看齐,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看齐是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党对自身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概括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新闻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语,那就是“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