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

——《中国经济突围》简评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山西讲坛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交织影响,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虽然保持住了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已经迈出了新步伐,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势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由王东京所著、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突围》一书,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为我们理解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提供了参考。
  《中国经济突围》一书大致分三个层面:一是战略层面(第一章到第四章),主要研究发展阶段转型与宏观经济政策;二是体制层面(第五章到第七章),重点研究“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三是运行层面(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主要研究市场规则,包括竞争规则、分配规则与国际分工规则等。该书主要围绕11个关键议题对此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告别数量型经济、立足供给侧扩内需、积极财政加力提效、稳健货币以静制动、有为政府与公共选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通创新“两个一公里”、保护竞争与反垄断、迈向共同富裕、畅通国内循环、聚焦乡村振兴。
  该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问题导向与学理支撑。聚焦我国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不回避矛盾。该书所讨论的,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比如发展阶段演进的逻辑、怎样研判经济形势、政府为何集中采购等等。同时,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对经济热点问题条分缕析,为读者释疑解惑。比如,在分析农村“三变改革”时,作者根据供求原理分析指出:由于现阶段资产仍是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决定了资产收益率会相对高,因此要想让农民富起来,关键是要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作者认为“三变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立足扩大资产增量,将没有效益的资源变成可让农民盈利的资产。
  该书叙事方式独特,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仅把讲理论和讲故事结合得非常巧妙,而且善于用家常话讲复杂的道理,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让人读起来有亲近感和畅快感,读者在领略作者表达艺术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经济学思维,提高运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王立忠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