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依托,也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发展软实力的关键环节。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要以减税降费为重点,坚决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法律是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发展经济离不开法治,全方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与制度建设。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加快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配套工作制度规范化建设,统筹建设“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建设审批最少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与制度。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覆盖,探索实行政府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快推进企业开办“一套标准、全程网办”,实施企业简易注销机制。二是出台、颁布及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关规定,健全营商环境考核机制,探索建立营商环境工作问责容错制度。三是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通过线上“一网通办”,以期优化窗口服务,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地方性“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现场“最多跑一次”,全力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实体大厅端、PC端、自动端、移动端“四端”受理,打造流程最优的营商环境,加快地方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务服务无堵点。
促进监管市场公平。以数字化政府建设为牵引,强化“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支撑能力,围绕“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条热线管便民”改革,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最有效率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建立跨部门监管联合机制。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先后带动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和年报企业的“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实现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有效性。二是创新重点领域监管模式。大力推进资源交易监管制度改革,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对新产业、新模式等重点领域监督管理,坚持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为企业重整盘活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环境不能缺位,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营造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承诺审批制改革,打造无区域差异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依法打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投资者安心创业、放心经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把法治建设纵向加深,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管+失信问责”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二是在完善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的同时,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实现联通共享数据资源。全力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归集、共享、开放,努力实现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无障碍、全时空联通共享。三是建立健全核查机制和诚信管理机制。加强告知承诺审批与事中核查、事后监管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降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风险。构建若干个营商环境监测点,每年发布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报告,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有关任务落地生效,确保沟通对接有实效。
加大产权制度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开办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满意率和获得感,打造服务最好的法治化营商化境。一是重点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多种方式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畅通企业破产通道,依法出清“僵尸企业”。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完善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展“互联网+”背景下专利代理监管方式创新研究。以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为目标,健全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完善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推动建立知识产权、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专业化调解机制。三是推进“一站式”服务体系。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供“一站”法律服务。组织企业对涉企部门进展评议,收集不满意、不太满意事例,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部门协调化解、报送纪检机关等途径,优化营商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的工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高效为目标的理念,全方位全领域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晋投资和创业,持续优化山西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作者:太原科技大学 关海玲 苏立洁;本文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般规划课题“山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WYB202114)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