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生态安葬,绿护家园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4月14日消息,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采用树葬、壁葬、草坪葬、花坛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或不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逝者家属可自愿申请领取奖励资金,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定义、定点服务单位的条件、奖励资金的管理监督以及申请安葬奖励所需提交的材料等内容。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传统殡葬方式占用大量土地、消耗大量资源、污染环境的弊端愈发凸显。而节地生态安葬以其节约土地、少耗资源、保护环境的优势,成为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向。这种安葬方式不仅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节地生态安葬对节约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传统殡葬方式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建造坟墓,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城市周边,土地资源紧张,传统墓葬方式对土地的占用更加突出。而节地生态安葬采用树葬、壁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方式,能够在满足人们丧葬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资源。例如,树葬是将逝者的骨灰埋在树下,既不影响树木的生长,又不占用过多的土地;壁葬则是在墙壁上设置骨灰存放格位,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减少了对土地的需求。

节地生态安葬对保护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传统殡葬方式在一些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比如土葬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棺木、随葬品等,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源等环境要素造成污染。再如,殡仪馆焚烧遗物时产生的烟雾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影响空气质量。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则能有效减少这些污染。以草坪葬为例,在草坪葬过程中,由于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装饰品和随葬品,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而且草坪本身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节地生态安葬的管理和监督至关重要。要想使节地生态安葬真正发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一方面,要明确定点服务单位的条件,确保其具备开展节地生态安葬服务的能力和资质。只有这样,才能为逝者家属提供高质量的节地生态安葬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奖励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出现挤占、挪用、骗取、套取奖励资金等违法行为。同时,要对在丧属领取奖励资金后出现的违反奖励政策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节地生态安葬政策的严肃性。

节地生态安葬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在未来的殡葬发展中,我们应当积极推广节地生态安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种环保、文明的丧葬方式。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焦跃伟)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