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上榜 传承乡村手艺
“能工巧匠”上榜 传承乡村手艺
近日,我省第二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认定名单出炉,148名乡村“能工巧匠”榜上有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一环。乡村工匠,作为县域内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的坚守者与传承者,他们扎根农村,以匠心独运的技艺,传承发展着传统技艺,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对培育乡村工匠都有关注。越来越多的乡村工匠正“破土冒尖”,未来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下半篇”文章。
激发乡村工匠队伍活力,做好“特”字文章。刺绣印染、雕刻彩绘、中药炮制……不同的技艺,历史各有特点,文化各有特色,是每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特色标识。“特”字上做文章,立足本土资源,用产业化思维挖掘、传承、激活乡村手艺,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激发乡村工匠队伍活力,让他们归属感更强。在乡村发展并非易事,长期坚守更是难能可贵。完善乡村工匠评价体系,营造尊崇乡村工匠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加乡村工匠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激发乡村工匠创新创造内生动力。
激发乡村工匠队伍活力,需要更多“年轻态”。一方面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为传统技艺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希望乡村工匠与时俱进,用“年轻态”解锁传承之困和创新之忧。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舞台,乡村工匠前途宽广,大有作为。
撰稿郑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