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治黑臭水体,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治黑臭水体,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群众身边的“山水画”。1月2日,晋城市高平市河西镇宰李村村民崔建设指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水塘对记者说:“以前的水塘发黑发臭,周围遍地杂草,还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你看,现在湖水干净清亮,完全变了样子,村里人没事都喜欢来这里走一走。”(山西日报)
曾经散发着恶臭的水塘,如今成为村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往昔无人问津的荒塘,摇身一变成为乡村亮丽的风景线。在山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将一幅幅“臭水塘”的旧景改写成了“山水画”的新篇,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农村黑臭水体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对村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将黑臭水体治理列为重要民生实事,这一决策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4年,生态环境部门自我加压,超额完成治理任务,这背后是各级各部门积极投入、协同作战的努力,是对人民承诺的坚定践行。他们用心用情用力,让曾经的“龙须沟”变成了“清水渠”,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
在治理过程中,山西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以宰李村为例,从控源截污到内源治理,从生态护岸建设到植物恢复,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逐步恢复了水体的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敷设污水管网、修建污水处理站,截断了生活污水的源头;打捞垃圾、清理淤泥,还水塘以清洁的面容;新建木桩护岸、种植水生植物,为水塘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吕梁市文水县北武涝村则通过“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生态修护+后期维护”的模式,统筹治理多个坑塘,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它让乡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让村民们拥有了更多的休闲空间,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曾经被黑臭水体困扰的村民,如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将乡村的新变化拍成视频分享到网络,这不仅是对治理成果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这种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对政府工作的最高褒奖。
然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并非一劳永逸。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同样重要。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防止问题反弹。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山水乡愁地,梦里桑梓情。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守护的不仅是一方水土,更是基层百姓的乡愁水脉。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山西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发展空间。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三晋大地的乡村必将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生态之美将成为山西乡村最亮丽的底色。(李瑞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