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工匠精神 加强文物保护修复

山西新闻网>>理论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彩绘陶器、壁画的褪色剥落,木构建筑虫蛀和霉变……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类文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文物保护与修复,则肩负着延续历史的使命,让这些宝贵的遗产得以重焕生机。近日,“匠心传承·技能兴国”山西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人才交流活动在太原举办,我省文物工匠们围绕弘扬工匠精神、传承优秀技艺与提升职业技能展开交流,共同探讨文物保护的未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文物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精神宝库,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是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才体系更加健全,能工巧匠、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文物保护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等各类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快速壮大。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文物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肩负着重大使命。我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前列。现存古建筑2.8万余处,其中,元代及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500余处,占到全国80%以上。山西境内低级别文物数量庞大、分布零散,一直以来低级别文物存在保护任务繁重、管护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支持低级别文物保护任务重且财力确有困难的市县,2023年全省安排资金3.58亿元,用于低级别文物修缮保护。
  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撑。近年来,文物保护专业学科地位显著提高,原来已经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新开设相关专业,为高层次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但是,与丰富的文物资源、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文物保护人才队伍的数量、文物事业专门人才总量仍然不足。要完善文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统一标准认定,为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依据。要完善人才发展的评价激励与保障政策,关心爱护文物科研工作者,支持和鼓励更多优秀专业人才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随着科技进步,文物保护和修复已变成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跨学科专业。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文物保护修复学科体系建设,提升文物保护修复科技水平,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人才培养,更好保护和传承珍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王立忠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