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减损功”耕好“无形田”
下足“减损功”耕好“无形田”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捍卫粮食安全,需要增产与减损两手抓。各地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下足“减损功”,耕好“无形田”。
收割减损,颗粒归仓。在粮食收获过程中,收割机具与粮食碰撞导致落粒损失,作业速度过快与不精细导致脱粒不完全,粮田里时有麦穗、稻穗、玉米棒等遗留,麦粒、稻粒、玉米粒等撒落更是常见,让人深感可惜。近年来,山西各级农机部门重视粮食机收减损,强化农机装备创新研发,开展机收减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机手操作水平,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看谁收得多、比谁损失少,以赛提技……这些举措减少了收获环节的粮食损失,值得推广。
储存减损,守护粮仓。粮食颗粒归仓后还得科学存储,才能守好丰收成果。若因晾晒不及时、烘干能力不强、储存设备与条件落后等,造成粮食霉变、发芽、虫害、鼠害,就会前功尽弃。加速推广先进储粮设施和管理技术,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就成为关键一招。为此,山西许多仓储单位已完成智能化粮库建设,智能检测、智能通风,智能监控、智能照明等功能配备完善,在夏天,还有仓储单位让粮食“住”上“低温仓”……种种“黑科技”进了粮仓,让粒粒粮食皆安全。
运输减损,环环相扣。粮食从地头到仓库再到加工厂,易产生损耗浪费。比如,装卸不当、运输工具不匹配等易导致“跑冒滴漏”和受潮霉变;转运时拆除包装又重新包装,进仓时拆包散储,也会加大粮食损耗;运输路线和时间规划不合理还可能造成延误。粮食运输损耗既有“量减”又有“质降”,必须想方设法,不让一粒粮食浪费在路上。不断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推广专用装卸机械,发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散粮运输服务体系,推动散粮运输设备无缝对接……这些都大有可为。
加工减损,吃干榨净。加工方面的浪费主要是过度加工、精深加工不足、加工副产物利用率不高。减少加工损耗,既需加工企业科学确定粮食加工精度指标,升级改造加工设备,适度加工、合理加工,提高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同时制定科学加工标准,通过标准引导全社会不过度追求“精米白面”;也需要消费者摒弃过度追求“白细美”的观念,粮食过度加工,不仅会造成出品率降低、粮食损耗大,而且营养流失的隐性损失也较大。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全链条减损,意义重大,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坚决守护好“粮袋子”,确保端稳“中国饭碗”。
何勇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