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杜绝“鬼秤”欺诈行为
从源头杜绝“鬼秤”欺诈行为
缺斤短两事关诚信,危害之烈不容小觑。实重500克、称重600克,毫不奇怪。日前,省市场监管局通报了2024年“四季守护铁拳出击”专项行动(第六批)暨“鬼秤”等计量作弊典型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
“鬼秤”,一种被无良商家做过手脚、称重显示大于商品实际重量且可以随意调节的电子秤。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要持续深入推进电子秤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查处缺斤短两、计量作弊或蓄意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违法行为,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放心消费。
近年来,不法商家使用“鬼秤”作弊欺诈、缺斤短两现象并不鲜见。在全国各地曝光的“鬼秤”都出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街边“自由市场”、农贸市场、水产品市场,以及一些店铺。“鬼秤”之所以屡禁不绝,原因在于手段隐秘、金额较小、随机性大,加之监管力量有限,即便查到也很难确定其违法所得金额,处罚力度有限;消费者即使发现了“鬼秤”,出于种种顾忌不愿“大动干戈”,“大事化小”的“宽容”,助长了“鬼秤”的滋生。
消费者对“鬼秤”多少抱有一种无奈的心理。对于个人来说,也许损失不大,但对于整个市场环境净化而言,带来的却是恶性循环。面对科技含量高、越来越智能化的“鬼秤”,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全面、精准、严密治理,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要坚持精准发力,下好普法宣传“先手棋”,提高消费者维权意愿和维权能力,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作弊行为,提醒广大群众擦亮眼睛,一旦发现缺斤少两行为,要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对“鬼秤”做到分毫必争、锱铢必较。在推动商家自律的同时,督促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配备公平秤,开展诚信计量监督,对商家提高诚信经营意识、遵守商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形成震慑,共同维护市场公平诚信。
追踪溯源,深入整治。从源头杜绝“鬼秤”等消费欺诈行为的发生,需要市场监管发力、更大作为。相关部门要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水平、创新监管方式,持之以恒地开展检查校准和信用惩戒,进一步增强预防和查处电子计价秤作弊的技术能力和手段,探索电子计价秤智慧监管新模式,守护好公平放心消费的“第一道防线”。
缺斤短两,生意是做不长的。以此牟利,是可忍,孰不可忍。要着眼于常态长效,加大对辖区在用计量器具监管力度,坚持对“鬼秤”露头就打、重拳出击,及时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一批因使用“鬼秤”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典型案例。只有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倒逼不良商家遵守诚信经营的商业伦理,形成对不法商家的强大威慑,才能让“鬼秤”无处遁形。
秤准量足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深入开展“缺斤短两”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鬼秤”作弊行为,积极营造“诚实守信、诚信计量”的良好氛围,才能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群众消费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消费动力。
李昱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